第146章 测字 (第2/2页)
躲了,看来他八成是不信殷教授的话,也可能是跟那蔺奇实在不对付,干脆眼不见心不烦回驾驶室睡大觉了。 船又开了一天一夜,我们已然抵达深海区域,这天早上我们在海面上有了重大发现。 一块巨大的腐朽的船板漂浮在海面上,木板千疮百孔,数不清的海蚂蟥在其中穿梭。 海蚂蟥跟河间的那种除了外形相似,其余习性均不太一样。 之前听我们这有个传闻,有个妇女夏天在田里务农,几只蚂蟥顺着头发钻进了头皮里面,几天之后,农妇直觉头皮瘙痒难忍、就用开水烫头皮止痒,又过半月,有次和丈夫打架,被丈夫用力扯下了头发,结果发现头皮里全是蚂蟥在爬。 坊间传闻总是真假参半,此刻看到密密麻麻的海蚂蟥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这个故事。 再往前走海面上又出现几块漂浮的木板,胖子航海经验丰富,他用望远镜看去,立刻判断出方圆二海里之内肯定有艘沉船。 我们的远洋打捞船装备精良,听到沉船字样殷教授显得尤为兴奋,几日来他盼星星盼月亮都在期待着打捞文物上面。 胖子指挥说,搜索范围扩大五海里,得下去几个人! 蔺奇率先穿上了潜水服,胖子看到他立刻失去了兴趣,艾薇儿与我选择前去陪同。 三个人三副潜水装备,预计下潜深度30米,有艾薇儿专业潜水指导在,使三人潜水队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调配好背负式氧气瓶,水压,氧气表等一系列设备。 扑通! 扑通! 扑通! 三人鱼贯入水,每个人有系有安全绳,安全绳的标度卡在39米的位置,一般专业潜水员的极限也便是此个深度,同时我们每人佩戴先进的潜水表能实时了解到此刻的下潜深度。 海水深度在达到100米时周围才会一片漆黑,30米以上能看清周围的环境。所以我们此次潜水行动,是在能见度离极佳的情况下进行。 30米大概是十层楼的高度,这个高度已经足够容纳庞然大物了。 虽然潜水任务不重,但还是要严格遵守潜水守则,没人会愿意在这个时候炫技,潜水病足以使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崩溃。 大概下潜了七米的位置,沉船迹象还没发现,就先发现了两只捕猎的鲨鱼。 两头中型鲨鱼正在追逐一只金枪鱼,安全起见我们快速回到了船上。 胖子用捕鱼枪准确命中金枪鱼,海面上两个鲨鱼鳍立刻显露出来,快速划开水面急速而至。 鲨鱼的眼睛灰黑发暗,像两颗巨大的巧克力豆。一只死死咬住金枪鱼的身子,鲜红的鱼血使得另外一头鲨鱼更加兴奋。 当时看到这阵仗,就知道糟了。这很快会引来更多的恶鲨鲸鲵。 驱鲨粉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为了掩盖已经四散的血腥之气我们在航船周围撒下过量的驱鲨粉。 等待足够长的时间,确定周围没有涌来更多的鲨鱼群,我们才再次下水。这次我们发现了水底的一大片珊瑚礁,面积粗略估计有半个足球场大小。 珊瑚礁交错起伏,少有平整之地,一艘破烂不堪的木沉船静静的长眠于此。 艾薇儿说这船的造型,是一艘清中期的商船,中期有晋北号,船上拉的是瓷器。 我们进入船舱应证了这个猜测,确实是瓷器,船上没有发现骸骨,或许是全部获救,或许已经被大鱼叼了去。 从这条清船之上找到了许多瓷瓶,一些瓷瓶组成了一个系列,是说秦时有民为避秦二世之乱造大船寻得长生岛。 但是这批人并不是秦始皇派去寻长生药的三千童年童女,这是两回事。 瓷瓶在海底浸泡百年,表面挂满了气泡,我们将整个系列的瓷瓶带回了打捞船。 当时殷教授看到这些瓷瓶如同饿狼寻到了鹿腿儿,眼睛直冒精光。 他围着那些瓷瓶就一直转圈,少说得转了七八圈,嘴里不停的发出:啧啧啧的声音。 突然他想起什么,这才把挂在胸脯子前面的眼镜给戴在脸上,他扶着镜框边走边说:“哎呀呀!竟然是保存如此完整的一个系列,你们快看,这些图画连在一起,讲述的是一件惊天的故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