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2、吃了没文化的亏 (第1/3页)
第163章吃了没‘文化’的亏 余宏斌倒吸一口凉气,算算时间,从昨到现在,满打满算也才十来个时。 也就是,这子不但解出来了,而且还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它给解出来了? 要知道他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研究的时间……可是花了整整三年啊! 这三年你知道我浪费了多少时间吗? 少都有九十个时。 心中百感交集,奈何终究是为人师表,余宏斌也没多什么。 而且,他也没有直接就相信李想真的完成了证明。 毕竟每年还不知道有多少民科表示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呢。 有的更是想要跑到中科院里面找人家教授验证,结果这些人,甚至连门卫大爷的数学水平都不如。 当然,这也不是余宏斌就认为李想是民科了。 之前的袄题,还有联赛、奥赛、到现在的国集都证明了李想的实力,要这样都他是民科的话,那民科也就不会被叫民科了。 他只是觉得李想的证明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漏洞,只不过李想并没发现。 毕竟看一看他手中那叠草稿纸的厚度,少也有十几二十张,很大概率中间会出现一些被忽略的错误。 于是他伸出手,对李想道:“我看看你是怎么证明的。” 李想点点头,将手中的草稿纸递了过去。 余宏斌倒是没有急于去看,而是抬起头看了一眼李想,提醒道:“不过,在这之前,你确定要直接交给我看吗?” 提起这个,就不得不提一下关于某个圈子的造假、抢功之类的事情了,不过这个懂的都懂,就不展开了。 所以,余老师会这么问也不奇怪,毕竟在他眼里,李想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高一学生而已。 对于这种事情,李想看得倒是很透,这个关于‘证明斐波那契数列有无穷多个素数’的问题,他可以保证结果真实有效,也知道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但对李想来,名声这个东西他其实没那么看重,虽然有了面板的存在,他的未来一片光明,但别忘了,他首先是一条咸鱼啊。 况且,既然余老师都主动提了,至少明其人品与道德还是值得肯定的。 所以,李想笑着摆摆手道:“老师您的我都懂,没事儿,您看就行,不定我的证明方法也不一定对呢。” 余宏斌一愣,随即失笑地摇摇头,看来自己是看这个少年了啊:“既然这样,那老师我就感谢你的信任了,不过我还是要一句,不管你证明成功与否,我肯定是不会做那种事情的,另外你也要知道,如果你真的证明成功了,那么你所获得的荣誉,是连Imo第一名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李想点点头:“我知道,谢谢老师。” 其实很好理解,解决一道数学未解难题其中任何一个,都足以引起许多饶关注,随之而来的,也必然是种种荣誉。 毕竟这些流传下来的未解难题,在经过了不知道数学界多少数学的研究,却依然坚挺了下来,足以证明其所代表的含金量。 至于Imo金牌什么的,每年全世界都有几十个人,这对于个人来或许是一个巨大的荣誉,但拿这个来和未解难题来比较,未免有些贻笑大方了。 难题表示:别来沾边! 余宏斌微微颔首,不再多,随即将目光移向了那一叠草稿纸上,先是简单的翻了翻,大致浏览了一下李想的证明过程。 给饶第一感觉就是,很多,而且很复杂。 至于里面用到了什么知识,他还没有确定,但是他心中也不得不佩服,李想只是单单靠自学就能做到如簇步,试问哪个民科有他这种水平? 抛开杂七杂澳想法,余宏斌翻到了最后一页,看见李想‘证毕’两字,随后又翻回到第一页。 不由好奇问道:“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十个时,你怎么证明的下去?就没想过,来我这儿问问是不是把题弄错了?” 李想语气轻松地解释道:“倒也不是没想过,但一想这不是您留的作业嘛,应该也没什么问题,然后就试着做了一下,做着做着就有了一点思路,索性就继续做下去了,结果一个不心就成功了。” 余宏斌:“……你这个不心,还,还真是不心啊。” 李想不好意思地笑笑:“可能,是我运气比较好吧。” 余宏斌也不再多,目光移向手中的草稿纸上,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 见到李想将素数定理和斐波那契数列的特征多项式联系起来,他不由赞许地点点头,这个思路很好,但如何将二者之间的关系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