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5章 难 (第2/2页)
狐篱笆越见懂事起来,这几日都没有嚷过苦,咬着牙坚持自己走。 晚上没有找到歇脚的村子,众人找了个地势较矮的坡下,怎么也能挡些夜风。十三将独轮车上的柴禾取下来,加上白日在路上拾到一些,已经够一晚上用了。 火堆点燃,众人都蹲坐在火旁,顿时感觉热和了许多。 接着十三又简单了挖了个坑,两左垫了两块石头,拿出卫大河的那口小铁锅,舀了清水烧上,待众人喝上一口热水后,他又煮了清粥。一人一碗清粥,再将早晨的冷饼掰碎丢进粥里,一碗粥下去,整个身体都暖和起来。 还好,这一路上走来,也没瞧见几个赶路的人。若是难民多,他们哪敢这样明目张胆的拿出米来煮粥? 这一夜睡得虽不如前一夜舒服,但总比前几日好。 次日,众人早早醒来。 地上柴堆上闪闪烁烁的火光也快熄灭。 拿上东西一行人再次上路。 后来的几日还好夜里都遇上了小村庄,那些村子屋子被洪水冲垮不少,不少人早早就离开去了卫县,或有些直接拿了东西,连房屋也不要投奔了其它地方的亲戚,剩下的乡民全都是家贫,屋烂的 。 狐大友一行人拖家带口,衣裳被子连锅都带上,明显是逃难而来的,因此,本地乡民对他们还算和善,好心的告诉他们哪家没人,可以暂住,因此到达月河镇前众人夜里都没遭多大的罪。 越接近月河镇,路上的流民越多起来。花了六七日的时间,狐小媚众人终于到了月河镇。 月河镇是个和卫家镇差不多大小的镇子。从镇外糟糕的情况便知同样是遭了洪灾。不过,这里的人显然不像陆家镇,大部分人都举家迁离。月河镇的乡民大多数还在。但因为远近多个镇子乡民因受难要往卫县,而难民们吃饱全成问题,只要看见人家户,有人便会厚着脸皮讨要吃食,一两个便还无所谓,后来其它的难民纷纷效仿。 乡民们哪还敢拿出仅有不多的吃食,生怕被轰抢,于是,便成了眼前这番景象。 家家户户,无论有人无人,全都门户紧闭,大街上各铺子,店面每天开门的甚少,有人甚至直接将店内的货物搬回家,不再营业。 站在外面敲门半天也无人理会,待人走远了又瞧见刚才还紧闭的院门缝开隙,伸出脑袋,等你再次想回去询问的时候,人家又砰的一声将门紧锁,一家老小拿起棍子木棒在里面威胁:“快走,再不走将你当小贼打死!” 狐大友只好挨家挨户推门,那举家搬走的人院门肯定是从外面关上的,所以只要用手轻轻一推便能推开。 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一户没人的人家户。为了避免让人误会,狐小媚让十三去隔壁人家知会一声。 十三敲了半天门也无人理会,几人进来的时候还听到这家有人,这会儿倒是无人应声了,于是,十三站在院门外对里面道:“……我们只是路过,见隔壁人家无人,想借隔壁夜宿一晚。明天一早就走。” 半天里面无人回话。 十三只好在门外再次道:“那多谢了!” 说完回到这边院子对狐完了,但无人理我。” “行了。”只要坦荡的告诉对方自己的意图就行,反正他们明天一早就走。 住的地方有了,狐小媚让十三帮着把东西全部搬进屋子,狐大友正要去关院门,突然从外面一掺一扶,旁若无人的走进两人。 狐大友大喊一声:“你们干啥?”然后愣住。 屋内的狐小媚等人齐齐跑出来。也愣住。 进来的是一男一女,男的四十来岁的样子,瘦瘦精精,衣衫破烂,有些矮小。女的是个老妇,六七十岁的样子,一身粗布衣裳,还没狐大友身上的棉衣厚实,由男子扶着,一脸苍白,头发蓬松,左腿上绑着布条,布条上隐隐还有些血迹,不知道是疼的,还是冷的,一直瑟瑟发抖,虚弱至极的样子。 那男子一听狐大友大喝,忙停住脚,弯腰勾背的道:“这位兄弟,你行行好,让我跟我娘在此歇一晚吧。我们寻了好多人家都没人理。我娘摔了腿,行动又不便,你就行行好吧……” “大,大兄弟,你行行好吧,让咱们娘俩就此歇一晚吧。”此时,那受伤的老妇也虚弱的向狐大友求声道,许是她摔得确实有些重,声音虚弱得很,就这么一句话说完,都喘了好几口大气。一幅随时都有可能倒下的模样。 要说在平日,有人此般落难,他肯定会帮一把的,可是在这档口…… 狐大友皱起眉头,面露为难。(未完待续。) ps:祝大家元旦快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