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章 (第1/2页)
朕的爱妃太能卷了正文卷第二百章姜一查出,容将军和北川叛军有所勾结,这也是战事无故拉长的真相。皇上拨给他的钱、粮、兵乃至火器,他都有办法从中获利。 容镇海和叛军来往的书信被截取,姜一为免打草惊蛇,将之抄写了一份就放回原处,信件真假由皇上判断——毕竟也存在姜一他为谋求上位,自导自演陷害忠良的可能性。 皇帝看完姜一的密折后,安静地坐在位置上许久。 一旁垂首而立的梁遇寅看得心惊。 他从潜邸时便已在主子身边伺候,知他动了真怒是何种模样,他只能把头低得更深,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而这时,宫女躬身进来将冷掉的茶水换下去。 她也察觉到了气氛的不妥,心中越发惊惧起来,一个失手打翻了杯,茶水溅了一地。 宫女慌忙伏在地上磕头。 御前惊驾,按先帝的老例儿,不必主子开口,就会将人拉下去往死里打了。她不仅惊驾,茶水还溅到了皇帝的衣袍上,更是难恕的死罪。 皇帝皱了皱眉,却只摆手: 丢了御前的好差事,但终归是保住了性命,算是圣上开恩。宫女连连磕头谢恩,退了出去,由他人来伺候皇帝将沾了茶水的衣服换下去。 他在御案后坐着,很快一切又回归正常。 听到这疑问,梁遇寅忙道不是: 前朝的事,太监不宜多嘴。 不然他真想多说两句——皇上待前朝大臣,也是极好的,小错不究,大错公允。 皇上将密折掷于地上,怒不可遏。 梁遇寅一颤,扑通跪倒: 皇上的眼睛通红,接着他闭了闭眼,扯出一个笑: 梁遇寅:信息量太大,宕机了 作为皇帝近侍,他太清楚这些年来,容将军在皇上面前有多得脸,说是把他当自家人看待也不为过。他已为极人臣,却逐渐放肆,在皇权的雷区蹦达,皇帝忍耐他多时,忍无可忍,自然要出手收拾。 烛光摇曳,照得皇帝的脸庞阴晴难判。 先帝传位给他,他不说爱民如子,千古一帝那么大的名衔……好歹也是爱岗敬业,十年如一日地理政,未敢有一日疏忽,也不喜造奇观和奢侈出游,花费都在合理范围内。 容镇海比他这皇帝过得都爽! 他爽完,锅由皇帝来背! 不行,再想要气自闭了。 皇上当然不会因为全然相信姜一手抄的信件,他之所以信了真有其事,是因为容镇海和叛军信件来往里面的扯皮内容,牵涉到了前几回战役,里面一些细节是旁人不可能知道的,起码姜一肯定不知道。 容家倒台,对淑妃也没有好处。 按规制,贵妃位可有两位,不需要除掉容家,淑妃过两年也能升上去。 既然没有好处,剩下就只有真相了。 到了危急关头,皇上发现自己这些年来从文臣上收回权,能用的武将却一只手数得过来,姜家的少年郎展现出了才干,却太年轻,而他如今只能选择相信他。 不过古今往来,明君将才的佳话,不都赌一个信字? 谢彻从不缺自信。 他就相信自己是个单抽SSR的欧皇。 他将数位大臣召来,传下自己的旨意。 他又派了剩余的兵力过去,指明要遵姜将军的令:他一顿: 哪怕清算容镇海这么重要的事,也得排在还百姓一个安宁这事后面。 来听旨的大臣听麻了。 如果自皇帝登基以来就跟着他的亲近人,会发现他执政用臣主打的就是一个信任。 对外如此,对内亦然。 他信皇后能管好后宫,也信淑妃献上的防治天花之法有用。 朕不问你什么多少年工作经验,不问你爹娘是谁,就问你有没有信心跟朕干一番大事业! 搁三国里便是能挖掘出卧龙凤雏的主公。 偏偏他的眼光还真不错。 百日之后,淑妃娘娘平安诞下二公主,赐号永平。 姜一领兵长途奔袭,七日内转战千里,以一万兵力击破北川叛军的三万精兵,直捣其腹地,俘虏千余人,斩下叛军首领的人头,拿下振奋人心的胜利! 奏报递达皇城,皇帝在京中大悦,下令加军功三级,重赏无数,等他回京再亲加封赏。 姜一没有辜负他的信任,如横空出世的宝剑,又似是天降紫微星。 皇帝一扫之前的阴霾,走路都带风。 天降神将,朕的! 喜得闺女,也是朕的! 再想想两者皆出自淑妃,皇帝都快想将碧华宫供起来了,娘家建此大功,将领在后宫的堂姐也很应该同赏,可姜娴已位居淑妃,还能怎么赏?封贵妃?皇帝心中认为她是值得的,但这当下晋贵妃,不免伤了容贵妃的心。 皇帝向来重情义,他自个纠结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