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逻辑:智人开始进化_第七十章 答非所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 答非所问 (第2/3页)

的,但是,你没有邪恶的自由。如此说来,又不能说是你的。绝大多数智人会说,我就是想怎么想就怎么想,那么,结果也很简单,在人类的灵魂世界中那些灵魂就像从未出现过一样。对待历史也应该是一样的态度:祖先凭什么创造出你们这些垃圾,却丝毫没有创造出真理,这样的垃圾只配被扫进垃圾堆、彻底遗忘。”

    我说:“如果经验主义者要求纯逻辑主义推导出某些精确的现象,这是按照经验主义者的错误的思维顺序去要求纯逻辑主义者。经验只能从小扩展到大,从局部扩展到更大的局部,几乎从来扩展不到整体,即使扩展到也早已经错得离谱;纯逻辑则是先正确地推导出关于整体的、必然正确的真理再向细节推理。当然,除了逻辑世界本身,永远不可能推导出太阳、地球这种具体现象。”

    阿梦说:“纯逻辑中一切命题平等。所以,逻辑是逻辑的是逻辑的……可以重复N遍,对任意N,这些命题都是平等的,也是相互独立的,不能因为逻辑是逻辑的就认为逻辑是逻辑的是逻辑的。所以,这条线能覆盖所有自然数。可以将第N项重新命名为逻辑,或者说零点,那么原来的第N-1项就是这条线上的(-1),自然也会有-N。这意味着这条线能覆盖所有整数。如果有一种推理是从逻辑指向逻辑是逻辑的,负方向的推理也必然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即从逻辑是逻辑的推导出逻辑。但是,正向推理和反向推理都有两种,一种是结果指向原因,一种是原因指向结果。”

    我顾不上对逻辑循环的新思想表示惊讶,顺流而下地继续推理,“这就像,在这条线上不仅有电子可以向两个方向移动,还有反电子可以向两个方向移动。如果电子代表从原因到结果的推理,反电子就代表从结果到原因。这也表明,在从原因到结果的推理和从结果到原因的推理之间存在对称性,就像是物理学中的电荷对称性。所以,这条线上不仅有一个空间方向,还有一个时间方向,还有电荷。如果从逻辑指向逻辑是逻辑的是一个空间方向,逻辑指向逻辑是不逻辑的当然也是一个空间方向,逻辑是悖论又是一个空间方向。既然没有第四个独立方向,这些命题就能组成一个类似于三维空间一维时间的集合。这与经验相符。当然,纯逻辑主义不会因为和经验相符而相信推理的结果,更不会因此相信推理的原因。这只能说明,逻辑创造出类似于宇宙这样的逻辑世界是可能的。而人类此前从未给宇宙的存在给出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大爆炸当然不是一种解释,因为宇宙的原始物质仍然需要一个必然合乎逻辑的解释。”

    “逻辑推理是自由的,哪怕是归纳或者从现象开始推理,这类可能正确、可能错误的推理也是允许的。推理的错误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结果的无法合乎逻辑而发现。如果这类有可能正确有可能错误的推理还有争议,可以说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可以认为根源是能力不足。那么,从某个结果寻找其原因的推理必然是不可能必然正确的。既然后者不被禁止,前者最好也不要禁止,而这也就意味着时刻要做好用信仰复查的工作。例如,如果因为观察到粒子而得出实在是粒子的结论,就意味着出现了推理错误,因为实在作为世界的终极原因只能是逻辑-不逻辑。纯逻辑主义并不应该限制推理的出发点和推理的过程,而是限制推理结果,首先就是不能违背最基本信仰,不能无法合乎逻辑。”

    借助于想象力不断产生的各种推理种子继续推理,理性主义深感这才是自己的天堂,“不逻辑和无法合乎逻辑不是一回事。不逻辑就是无序,但是,无序代表着归纳,具有同时性,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一种有序,是在同时这个方向的一种延展。不逻辑可以从逻辑推导出来,既可以是原因也可以是结果,两者还可以归纳。所以,按照是否包含不逻辑、归纳,逻辑可以是广义的或者狭义的,但是,两者又没有清晰的界限,因为逻辑和不逻辑可以相互转化。无法合乎逻辑的命题,不能成为逻辑或不逻辑的推理结果,无论是因果推理还是归纳推理。逻辑世界中不接受从逻辑或者不逻辑推理无法到达的禁区,这和空间的连通性是有关的。”

    这种工作方式显然也很合乎想象力的胃口,不需要做什么因果推理,只要凭借着想象力、灵感在灵魂空间观察、捕捉、判断那些自由漂浮的思想片段即可。至于这些思想片段从何而来,那是难以追溯的,有些可能从儿童时代就漂浮在灵魂空间中。例如,童年的噩梦的逼真性经常和我的各种思想发生碰撞,提醒我即使是逼真的感觉也不可信,那么,物质世界再逼真也不是它是真实世界的理由。这种噩梦几乎人人都有,只不过,如果不推理,不检查推理之间的碰撞,就永远认识不到其价值。如果灵魂中经常发生信仰、方法引发的各种大爆炸,就会到处漂浮着这种思想碎片。经验主义者会否认它们的存在,因为这非物质,大概就是不够逼真;也可能有很多人说自己观察不到。但是,这本来就不需要所有智人的认可。物质这个概念当初也必然是来自于某个智人灵魂中的思想碰撞和碎片,最终,拒绝这一新生思想的智人仍然要通过学习将这些思想装入自己的灵魂中,当然,到死也不学也是一种可能的结果,不过他们的孩子仍然大概率要学,学不好可能还要像我一样被打屁股。

    如果不关注自己的灵魂世界,对自己灵魂中的思想碎片只会到死都视而不见。即使关注自己的灵魂,由于这是一件需要特殊的灵魂能力的工作,缺乏训练的灵魂做不好,只能看到极少量的碎片。而且,这个观察过程很量子力学,越想观察得仔细,越想不遗漏一个碎片,就会产生更多的撞击,进而产生更多的碎片,所以,永远也观察不过来。对此,一种可能的反应是不做这种必然失败的工作,我们则是爱上了这种永无止境的游戏,虽然,结果之一就是,即使是我们这样的灵魂,连自己灵魂中有什么思想都看不过来,只能抓到什么是什么,当然,还可以从抓到的碎片中挑选一下比较有价值的,这还真像小时候在沙滩上捡漂亮的石子和贝壳,要把所有石子检查一遍是不可能的。

    在自己的灵魂中转悠一圈之后,我被阿梦的话带回了现实,“智人无法简单发现第一知识的原因就在于人类始终是复合生物。似乎可以借助感官证明自己存在,但是,认真思考就会发现,灵魂部分并不充分信任感官,有时相信有时不信的存在不可能成为第一知识的基础。灵魂只能永远相信逻辑,虽然逻辑推理可能错误,仍然不能不相信逻辑。思想是人必须相信的,用思想判断思想的正误并不是不相信思想,而是追求更好的思想,这和用思想判断感觉、经验是否是错觉是完全不同的。相反,经验从来不曾尝试否定整体的逻辑思想,甚至,否定每一个逻辑推理都离不开其它逻辑推理。如果真的证明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靠的,就意味着没有可靠的知识,也没有可以信赖的灵魂。从细胞的角度看,它们希望灵魂不自信,人类的思想家们也帮它们做到了,但是,这是错误的。”

    我说:“人体的感官、神经系统丝毫不值得留恋,人类就应该努力改善直至最终抛弃这个系统,就像灵魂能抛弃任何无法合乎逻辑的思想一样。细胞和灵魂时刻都在争夺逻辑思维能力,这是细胞更像是灵魂的竞争对手的根本原因。绝大多数智人不肯为灵魂思考,一心一意只为细胞思考。据说这样的生活轻松快乐,确实,甘心做奴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