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三王 (第2/3页)
联手打掉后,困顿许久的天定蛟龙刘昀,一朝勃发,如烈火燎原般起势,飞快席卷开来。 饶州吏治,本就是烂到了骨子里,为西南三州最坏,刘昀采取手下谋士之策,‘杀官除恶,以得民心’,与其说是一路打过去,不如说是一路杀过去。 那可真是:贪官污吏、世家大户,杀得人头滚滚,山河变色,整个饶州大地焕然一新。 贪官污吏、世家大户,闻刘变色,与之相对应的,黎民百姓却是交口称赞,拍手称快。 也正是因此,大军所到之处,百姓箪食瓢饮,夹道相迎,故而,相较曹孟、李昱虽是后发,但席卷速度之快却尤在前两者之上。 永定三十二年春,已几乎全据饶州。 是年五月。 刘昀在当初的常兴府城,祭祀天地,自加汉王。 高台之上。 刘昀周身气息涌动,亦是到达了超品的门槛,此时,俯瞰文武群臣,慨然而吟:“大风起兮云飞扬……” “当初,那位赠我功法、神药的先生,如今又在何处呢?” …… 原州,颍和府。 “啧啧,这三人一句半句熟悉的诗词,是巧合,还是另有缘由?” “还有,虞云澜的‘山河社稷图’、造化领域,也常让我想起前世的一尊大能。” 方锐摇摇头:“罢了,这些东西多思无益,还是先注重眼下吧!” 这些日子,他以千里传音符‘打电话’,监控三州势力,自然察觉到,某个时刻即将来临。 “此盘棋局,终于来到了后期,我的屠龙之局已布置完毕,可……何时龙来呢?” 方锐负手而立,眺望大虞神京的方向:“料想,大虞朝廷也该行动了,我只须……且听龙吟!” …… 永定三十二年夏,六月。 永定帝听闻曹孟、李昱、刘昀三人称王,大怒,发《讨不臣书》,派兵遣将,分南北两路剿贼。 北路军,兵出饶州,以老将卜亚子为帅;南路军,兵出原州,以三皇子应彦为帅,名将阎兆年为副帅。 南北两路,各领精兵五十万,势如泰山压卵。 一时间,天下大震。 …… 原州,魏王宫。 “大虞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北路军攻饶州,覆灭刘汉势力;南路军,攻我原州,企图覆灭我曹魏势力,其后会师,共击之后的凉州……” 这般战略意图,明明白白摆出来,不怕你知道,可就是这般堂皇大势,直来直往碾压过去,最是无解。 “北路军自有刘汉势力应对。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以大虞三皇子应彦为帅、阎兆年为副帅的南路军,诸卿有何计策啊?”曹孟一身蛟龙袍,俯瞰问道。 满堂鸦雀无声。 以姬赋的半仙世家势力,此时面色忧愁悲戚,内心却是隐隐激动,恨不得立刻卖了曹孟,获得酬功。 更多方锐布局的文武群臣,这时亦是沉默,对曹孟势力能否挡住大虞征讨,说实话,心中完全持怀疑态度。 没人是傻子,纵使大虞封锁了收割气运的隐秘,可到了他们这般层次,也能看出些许东西,正因为知道的越多,才越是忧虑。 “诸卿何以作鹌鹑状?敌有五十万之众,我曹孟亦有雄兵五十万,何惧哉?!” 曹孟怒而拍案。 听起来,似乎的确如此,可他的五十万雄兵,需要镇压四方,分散开来,真正能抽调出去抵御作战的不过三十万。 再者,大虞的精兵和曹魏势力的精兵,这虽然都叫精兵,但,他们是一种东西么? 这种话,满堂文武群臣心中都明白,可要说出来,那就没朋友啦! “我原州多山多林,可打游击战,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关治想起方锐所赐兵书,率先打破沉默开口道。 “关将军妙计!除此之外,臣提议,与凉州李唐势力、饶州刘汉势力结盟。”另一人开口道。 “饶州刘汉势力也就罢了,凉州唐王势力岂能轻信?凉州无战事,不得不防其从背后趁火打劫啊!” “攘外必先安内。得知大虞大军将至,城中人心惶惶,商贾囤积居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辖下残余世家大族蠢蠢欲动,似有死灰复燃之兆……” …… 曹孟听闻这般纷乱的事态,只感觉焦头烂额,头疾隐有发作的趋势。 …… 饶州,汉王宫。 “大虞,虎狼之军也!” 刘昀叹息着,忽而目光一凝:“现今,我治下如何?” “托大王洪福,斩杀贪官污吏、世家大户人头滚滚,故而,如今尚算稳定,百姓也多有拥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