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仕途成长记_83.第10章 对不起,我不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3.第10章 对不起,我不敢 (第2/4页)

江帆的心事,他感到来自心底的一丝疼痛

    省调研组头走的时候,靳老师给彭长宜留了一道作业题,他说省政策研究室要和省报共同开辟一个专栏,是理论园地,专门刊发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和体会,要彭长宜近期拿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出来。

    这对于彭长宜来说并不难,首先在组织部他就是组织部的一支笔,每年的两会他都会被抽调到大会材料组。另外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莲花村的情况了,许多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案都是他反复摸底深入调查的结果,所以,他只用了两个夜晚就拿出了初稿。

    他想把这份初稿拿给部长看看,让部长给他把把关,另外他也忽然萌发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这篇文章的署名问题,多年的政治觉悟使他认为这样一篇署名自己的文章会让人觉得有出风头露锋芒的感觉,他可不想刚刚起步就被打趴下,省报那篇报道已经让他尝到了一些特别的味道,如果意识到了不妥还一意孤行那就跟自取灭亡没什么区别了。

    为此,他也想征求一下部长的看法,想到这里,他拨通了部长的电话。部长还没走,还在单位,他放下电话后马上骑上车直奔市委大楼。

    进了部长的屋子,彭长宜又闻到了曾经熟悉的脂粉味道,他不由的暗暗叫苦,自己的电话,肯定惊扰了这个屋子的另一个人

    想到这里,他就有些不安,但是看不出部长有什么不悦,反而他精神很好,脸上挂着很温存的笑,这种笑是真实流露出来的,不是装出来的,再说,他也用不着跟自己装什么,完全用不着,因为向来都是下级跟上级陪笑脸,没有上级用笑脸讨好下级的。人逢喜事精神爽,看来一点都不假。彭长宜就把自己那篇文章拿给了部长看。

    部长看了一半,拿出一支烟,彭长宜立刻要给他点上,哪知他挥挥手,眼睛似在稿纸上又不在稿纸上,那只叼在嘴上的香烟拿下又放上,半晌他抬头看了彭长宜一眼,沉思片刻说道:“长宜啊,这样吧,这篇很有深度,而且站位也高,尽管是从莲花村切入,但是你鸟瞰了全市,我的意见还是以市委的名义发表更有分量一些。你按我说得办,一会一把来单位练书法,你想办法拿给他看看。记住,我不知道,另外一定要请他修改几笔,他很重视这次的调研活动,他现在正需要这些东西。”说着,就把稿子给了他。

    彭长宜说道:“您还没看完呢”

    “我看没有,关健是让他看,另外你这里用的是第一人称我市,这样很好。你八点的时候过来,他一般都是看完新闻联播就来。你懂我的意思吗”

    全懂不可能,但是能够意会出来,彭长宜就冲部长点点头。

    “掠夺了你的劳动成果,心里是不是有些不情愿”王部长问道。

    他笑了,说道:“不瞒您老人家说,我找您来有两层意思,一是请您把关,二是署名问题,因为前段的那篇报道也的确让我尝到了一些滋味,这篇文章是靳老师布置的作业,肯定是要发表的,一旦我的名字出现在省报的专栏内,我心里也是发慌,您说得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哦,你能这样想我很欣慰,看得出了,你没少下功夫。目前来说,你只是个乡镇级的副书记,这样一篇重量级的文章在省报上发表帮不了你任何忙,不但帮不了你,兴许还会把你扼杀在嫉妒的目光中。别说是你,即便是我也不敢发这么大块头的东西,除非是行业内的征稿。小子,别着急,一步一步的来,贪大了你消化不了,明白我的意思吗”说完,看着他。

    彭长宜嘿嘿笑了,说道:“明白,这就是我,如果是别人您肯定不会这么掰开揉碎的说了。我懂。”

    “懂就行,唉,对你的确比别人多用了一些心思,别到时腾达了不认得我这老头子了。”

    彭长宜听他这么说,就有些动情,说道:“您这么说跟扎我心一样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王家栋笑了,照着他的肩捶了一拳,意味深长地说道:“给我好好走,不许走歪否则我就是第一个掐死你的人。”

    “长宜不敢,长宜会记住您的话的。”彭长宜感动地说道。

    “好了,我也回家,本来想等他来跟他说点事,让给你吧。”部长站起来,伸了双臂。

    “我请您吃饭吧。”

    “攒着吧,到时像回事的请我一顿。”王家栋笑着说道。

    “行”

    “你的身上怎么有一种味道”王家栋皱着鼻子说道。

    “呵呵,两天不回家了。”

    “吵架了”王家栋警觉地问道。

    “没有,为了写这个东西,家里太乱。”

    “嗯。”王家栋点点头,说道:“听我的不会错。赶紧回去吧,注意把家里的关系搞好。”

    “部长,我外面真没有”

    “有就正常了,没有还把家里关系弄僵就不正常了。”王家栋说道。

    “嗯,我懂了。”

    彭长宜到家后,似乎早忘记了他和沈芳的不快,进门就主动跟妻子打招呼,女儿也雀跃着跑了过来,好像很长时间没见似的,彭长宜有了一份难得的温馨。

    洗了澡,换上干净衣服,彭长宜跟沈芳说去大楼有点事,不会太晚回来,就走出了家门,刚刚拐上通往市委的人行道上,恰巧跟樊书记碰上,樊书记问道:“长宜,干嘛去”

    彭长宜赶紧说道:“正要去找您。”

    “哦,什么事”

    “调研组走的时候,靳老师留下了作业,让把您的发言整理一下,他们准备采用。我根据您的汇报材料,结合莲花村和其它村子的具体事例,就鼓捣出这么一篇文章,但是总感觉不满意,站位不高,想请您把把关。”

    “哦他们用这干嘛”很显然,樊书记很感兴趣。

    “说是省政策研究室和省报近期开个理论专栏,是配合省委这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刊发一些基层的先进经验。”

    樊书记他点点头,说道:“好事。”

    看得出,樊书记并不反感。果然,他没有去书法间练书法,而是来到办公室看起了他的这篇文章。彭长宜的本意是把材料放在这里,让书记抽时间再看,没想到他跟本就不抬头,看的还挺专注,并且还提笔修改。

    这个过程对于彭长宜来说特别漫长而且颇受煎熬。更要命的是,他还必须要装作极其认真的样子,对书记每一句的修改都要予以肯定和赞叹。

    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书记终于看完改完了,然后他说道:“你把省委书记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会议上的讲话找出来再看看,有些说法在核对核对,要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

    “嗯,好的。”彭长宜点点头说道。

    “你准备什么时候给他们送过去。”

    “这个”彭长宜还没想好。

    “要尽快,你誊好后,我再看一遍,你最好明天送去,因为咱们马上也该启程了。”樊文良说道。

    “明白,我连夜誊好,争取明天晚上赶到省城。”彭长宜说道。

    “另外,最好找一下省里的理论专家们,让他们帮忙润色一下,争取给咱们亢州市拿出一篇高水平的重量级的文章来。”

    “您这水平就够高的了。”

    “不行,有些前瞻性的政策和说法咱们拿不准,他们天天琢磨这些,能跟上省委和中央的脚步,咱们在基层,毕竟是要慢半拍的。”

    樊文良听彭长宜这么说,会意的笑了。

    至此,这篇文章花落谁家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而且彭长宜在“校长”的授意下做的滴水不漏。

    彭长宜没有用单位的车,他找到了寇京海,寇京海正好说他也想去省厅走动走动,就和他一起去省城。彭长宜在电话里说道:“带足盘缠。”寇京海说道:“不带盘缠我去干嘛,放心吧大书记,有你花的。”这种事,用不着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