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第75章 领导敲打的妙处 (第3/4页)
政策层面的东西还没摸透,这项工作不宜冒进,已经有地方的基金会出现问题,央行对地方成立这种形式的金融组织一直持反对意见。” “那,咱们还成立不”张怀担心的问道。 从张怀担心的语气中,江帆似乎还听出了那么一点失望,是不是他也盯上了基金会主任的位置就说:“成立,但要准备充分,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规避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这项工作不宜太急。” “行,我听你的。”张怀想想又说,“如果成立,您看让谁干” 江帆笑了,说道:“这项工作是人家基层的事,咱们不好插手,再说了,这块工作是你分管,我不考虑那么细。但是,对于基金会的一些章程,市里要把关。” 江帆明白,尽管基金会是基层的事,但是如今,基层已经没有自由选择主任这个权利了,很明显,钟鸣义和张怀已经盯上了这个位置,他是不会和他们抢夺这块蛋糕的,就让钟鸣义和张怀去争吧。但是,他会帮助基金会建立健全一整套制度和贷款严格的审批制度,他不希望这个基金会走偏,避免将来造成损失,这才是他最关心,至于局部利益的纷争,他没有这个兴趣。 张怀说:“下边对成立基金会热情很高,都有这个打算。” 按文件要求,有条件的乡镇都可以成立基金会,但是显然这个精神不适应基层的实际情况,亢州有21个乡镇办事处,如果放开了,谁都会说自己最具备条件,怎么可能一个县级市就成立21个农村基金会尽管江帆在心里已经内定了北城,但还是说:“别急,等咱们考察好了再定不迟。这项工作不宜普遍开花,咱们先搞一个试点,如果运转的理想,就发展下一个,但也只是城区,不准备往乡下发展。” 张怀说:“您是不是过于谨慎了” “不是我过于谨慎,是有的地方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和钱打交道,咱们地方军不行。可是一旦出现问题,就是大问题,大麻烦,就需要用钱去解决,想想都后怕。” 张怀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又聊了一会,江帆就站起来准备出去,张怀也站了起来,说道:“市长晚上要没事咱们出去喝两杯。” “呵呵,昨天就定出去了,以后吧,咱们互通有无。” 张怀说:“那是,那是,以后还仰仗市长的帮助。” “呵呵,老张,这话过了。” 张怀笑着,非常客气的给江帆开开门,将他送出门外。 江帆坐下后,林岩进来了,说道:“彭主任来电话着。” “什么事” “没说。” 江帆就抬手拿起电话,拨了彭长宜办公室,电话响了一会,彭长宜并没在办公室,他就打了他的手机,按逻辑推理,既然林岩跟他说市长去了张怀屋里,那么就不会耽误时间太长,彭长宜肯定会开机等自己的,果然,彭长宜很快就接通了电话。 “长宜,找我着。” “呵呵,好几天没见您了,比较想念。” “哦,真的” “真的,您不用怀疑。” “你在哪儿” “我在三楼,王书记办公室。” “有事吗” “您晚上没事的话,我请您和王书记吃点小饭。” “呵呵,好啊,我上去。” 就听王家栋在里面说:“别上来了,一会咱们下去。” 江帆就说:“好吧,头下来的时候给我打个电话,开我的车吧。” 不大一会,林岩就推开了门,彭长宜打外面进来,江帆说:“现在就走吗” 彭长宜说:“呆会吧,钟书记把部长叫过去了。我就下来了。”彭长宜有时还是喜欢跟王家栋叫部长。 江帆说:“问,你开车来了吗” “没有,司机把我送过来就回去了。” 彭长宜是来给王家栋送房产证来的,王家栋很高兴,说请他,彭长宜说哪敢让领导请呀,我请领导吧,王家栋就说,那你看看你那位朋友回来没有就这样,彭长宜才给江帆打了电话。 彭长宜说:“您去锦安着“ “是啊。”江帆说:“对了,你看省报那篇文章了吗” “看了。”彭长宜嘴角勾起笑容,说道:“篇幅还不短呢,看了报纸我有些内疚。” “内疚了吧,我当时就觉得有些不合适。” 彭长宜说:“我内疚不是因为歌颂了书记,我内疚是叶桐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她写的文章我很喜欢看的,可是这篇是她有史以来写的最虚的一篇。” “哈哈,原来你内疚的是这个呀。”江帆笑了。 彭长宜的嘴角也勾起笑意,他说:“对钟书记我没有内疚,反而沾沾自喜,默默为他做了一件好事,据说,他很高兴呢,拿着报纸看了半天,就跟中了头彩一样,估计有这样一篇文章在头上照耀着,恐怕想不高大都难。”
江帆长出了一口气,说道:“也未必,今天张怀就跟我说了,他看中了基金会主任的位置。” 彭长宜说:“您放心,即便他看中了这个位置,也是要有个冠冕堂皇的说法,他不会凭空就把谁谁谁安排在这个位置的。” “是的。” “我想好了,下次再召集机关干部学习的时候,不学别的,就学一个员的追求这篇文章,掀起一个讨论的高朝,既给任小亮凑足了拍马屁的资本,也让咱们钟书记高兴高兴,说不定被省委领导看中了,树立个全省重点学习的典型,很快就会被提拔重用的,到时您就能接班了。” 江帆笑了,说道:“你以为上级领导都跟他一样的水平今天翟书记就拿着这篇文章训我。” “训您什么” “训我推波助澜,让他在全省人面前丢人现眼,甚至怀疑是我让记者这么干的” 彭长宜吃惊的看着江帆,说道:“真的呀怎么。。。。。。怎么这领导都这么神啊他不为有这样的部下而高兴,反而担忧这篇报道的负面影响难怪人家能当大官啊,高啊市长,对不起,这是我没想到的,给您找麻烦了,我本意是。。。。。。”彭长宜有些不知所措了。 江帆笑了,说道:“长宜,你这是干嘛检讨吗没必要。我跟你说,领导的水平的确高,对一件事的看法,从来都不停留在表面,这种宏观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他从这件事上,不仅洞察出我的态度,还能洞察出钟鸣义以后的走向,而且,提前给我敲警钟,在给我敲警钟的时候,对我也能感同身受,他肯定知道是我就是那个关心钟鸣义生活的同志。” 彭长宜不好意思的说:“无论怎样,我都感觉这次是弄巧成拙。” “不是,这篇报道的好处也很多,最起码我能看出翟书记对钟鸣义态度的转变和认识上的更新,这样,即便以后我俩真在合作上出现问题,他也会一分为二的看待了。从这点上说,是这篇报道最大的成功。尽管他敲打了我,但也说明了他的一种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