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_第178章:开门,查生态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8章:开门,查生态的 (第2/4页)



    只能养着供着,部族有补贴。

    但不能杀。

    别说是民间了,就连本部贵族,想吃点鸡rou,也是难于登天。

    吃了好一阵,何坤抹了抹嘴巴。

    忽而一侧头,却见得,那鲲油,竟是还在燃着。

    “鲲油点了这么久,居然几乎看不到损耗?!”

    要知道,寻常的蜡烛,烧不了多久。

    质量好一些的,也就一两个时辰,劣质一点的,半个时辰就没了。

    而且对于寻常人家而言,根本买不起蜡烛。

    匡衡早年,甚至还得凿壁偷光来苦读。

    虽然挺假,但也足以说明蜡烛的珍贵。

    “将这鲲烛,给朝中文武送上一些去,这样入了夜,他们也能处理公务了。”

    刘恪顿了顿,望向何坤:

    “你觉得,这鲲烛如何?”

    何坤一阵眉飞色舞,浑身上下的肥rou都在抖动,估摸着把他点了,也能烧挺久的:

    “此乃宝物啊!”

    “鲲烛耐烧,且伴有异香,一条座头鲲,只怕可以制作出近百万鲲烛!”

    “如果用来买卖,是否奇货可居?”

    “奇货.可居?!”

    何坤心里震撼。

    这等宝物,皇帝竟然愿意售卖?

    他立即拱手,道:

    “只怕是供不应求!”

    这可不是鲲rou、鲲皮这些,可以有替代的东西。

    蜡烛,夜晚照明。

    对读书人至关重要,而以鲲烛的质量,几乎没有替代品。

    刘恪将一个自制鲲烛,放到了何坤手中,道:

    “海上丝绸之路,这第一站,就是吕宋。”

    “何卿,你与世家贵族,以及水师,共同商议一番。”

    “看看如何将这鲲烛,卖到吕宋,将士们又该如何,为商船保驾护航。”

    “这”

    何坤怔了怔,只觉得手中的鲲烛,重逾千斤。

    “陛下允许世家大族,出海经商,甚至还可以用大汉水师,进行护航?”

    出海经商倒是没什么,如果真有利可图,就算朝廷明令禁止,他们也能搞搞走私。

    但让水师配合,就不得了了。

    能够出海捕鲲的水师,战斗力不言而喻。

    而且和他国贸易时,背后有大汉水师撑腰,腰板也更硬一些。

    “自然。”

    刘恪点头,极为认真道:

    “海上丝绸之路,必有重利。”

    “朝廷可以取利,却也不能挡了民间的道。”

    朝廷做垄断海贸生意,固然能挣大钱,但吃独食,难免遭到口诛笔伐。

    郑和下西洋,其实没少赚。

    但钱都到国库里去了。

    只有将海贸生意做大,让人人都参与进去,这海上丝绸之路,才能经久不衰。

    而且刘恪心里也清楚,虽然有【自由贸易】的天命在,但朝廷如今,并没有太多值得贸易的东西。

    无法将这个天命利益最大化。

    所以他才会特意捕鲸,拿鲲鲲当做贸易商品。

    而有了世家大族参与,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才能拿到台面上来。

    同时,水师将士们,也能一定程度上,对世家大族进行监督。

    “陛下圣明!!”

    何坤发自内心的拱手一拜。

    能挣钱的皇帝,古往今来都不少。

    但能带着所有人一起挣钱的皇帝,却是绝无仅有。

    何坤越发感到,自己站队的成功。

    虽说琼州的世家大族,在皇帝手中,被噶了一批又一批。

    但存活下来的,日子过得不错。

    不仅能入朝为官,甚至还能参与到朝廷的“海上丝绸之路”之中。

    如果真能像当年的西域丝绸之路一般,其中利益,可想而知!

    何坤立即和甘文禁、傅玄策,开始商讨如何出海,如何去往吕宋。

    但凡出海晚了一日,那就是多了一日亏损啊!

    于是乎,这“海上丝绸之路”与“自由贸易”,也渐渐步入正轨。

    ——

    刘恪回到了久违的琼州城中。

    他一回朝,就急着将化成雨、满怀英、萧元常几人召来,开了个小会。

    化成雨见着开小会的另外两人,觉得自己有点格格不入。

    他这脑子,并没有那两人好使啊!

    刘恪却火急火燎道:

    “琼州经过叛乱,别有异心的世家豪族,所剩无几。”

    “且空出了大片土地。”

    “不如趁着机会,对州中土地,进行清丈。”

    这是应该的。

    不仅仅是琼州,时隔数百年,再度归入大汉治下的交州,以及新近收复的高州,都需要土地清丈。

    只有查清楚了田亩,才能收上税赋。

    不至于民间,有偷税漏税的情况。

    萧元常三人听得这话,心中俱是心中一紧。

    清丈土地不是一个新词,却是一件紧要之事。

    不清丈土地,就会出现土地兼并。

    进而导致贫富悬殊,平民无田可种,豪门大户,则隐瞒财产刻意逃税。

    朝廷的财政税收,就会急剧减少。

    孝武皇帝之时,董仲舒就提出“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的思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