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厨子也疯狂 (第3/4页)
,竟然能统一国家,还能中兴一个国家? “治大国如烹小鲜?” 普里戈反复念叨着。 他手底下的那些润来吕宋的汉人,大多出身都不太好。 哪知道这些典故? 没想到,汉文化是如此的博大精深。 普里戈是个上进的人,听着这典故,甘之如饴,求知若渴: “大汉的贤人,竟还有厨子出身?” 一边的傅玄策,则是用磕磕巴巴的吕宋土话,道: “春秋时有一厨子,名唤易牙。” “齐桓公在春秋时是霸主之首,曾“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威名显赫,易牙深得齐桓公的信任。” “但其晚年却昏庸无道,吃喝玩乐无所不为。” “齐桓公吃腻了山珍海味,居然异想天开想品尝婴孩之rou。” “易牙不想做,但不做,便是不忠,随时有杀身之祸。” “可若是办了,去找别人家的婴儿,必是伤天害理。” “无奈之余,易牙只好横下心来,将自己的儿子害了。” 普里戈愣了愣,稍微感叹,也有些佩服: “这易牙,也算得上贤人,即不肯做伤天害理之事,又忠于君主。” 何洪听不懂傅玄策那半生不熟的吕宋土话,但听着了易牙两个字。 人名只能音译。 他又看着普里戈略有佩服的表情,只觉得奇怪。 何洪并非不学无术,出身摆在这里,一些史书,还是看过一些。 易牙是个jianian臣啊,投君主所好,烹煮儿子不说,还把君主给饿死了。 傅玄策则是笑眯眯的,继续道: “同时春秋时年,还有一个吴国名厨,太和公。” “太和公精通制作水产菜肴,尤以炙鱼闻名天下,尤得吴王姬僚的喜爱。” “有一名侠士专诸,便在太湖畔拜太和公为师,学做厨师,学艺三月有余,终于把炙鱼手艺学成。” 普里戈连连点头: “这也是个贤人。” “身怀绝技,不藏私。” 他对太和公很是佩服,厨子要是有一道出名的菜色,都会藏一手。 不愧是泱泱大汉,历史之中,竟然有这种大胸怀之人。 何洪又是一阵莫名其妙。 好像专诸就是借着太和公这门手艺,直接把吴王姬僚给刺杀了吧? 这几个典故,都挺危险的样子。 刘恪看明白傅玄策的意思。 是打算潜移默化的影响普里戈。 该说不说,历史上造反的厨子,还真不少。 像是厨子兰京,就把高澄剁成了rou酱,使其再也不能和元善见地道私会。 还有个凉王张祚,将同父异母的兄弟的母亲、老婆、女儿三辈照单全收。 得了孟德的病没有孟德的命,跑路的时候,被厨子徐黑所杀。 辽帝耶律璟,有天腹中饥饿,要厨子做饭。 厨子辛古没食材做不了,害怕被报复,一刀给耶律璟捅死了。
还有嘉庆,被生活无望的厨子徐德刺杀,史书记载详细。 只可惜,这次的厨子没有先辈们那么猛,刺杀失败了。 保不齐这几位身上,都有远庖厨的天命,说不准能弄出个一票刺王杀驾的特种厨子。 一番攀谈之后,傅玄策的吕宋土话,又熟练了许多。 就连刘恪都感到颇为惊讶。 这小子搞外交手段,确实有一手的。 就这语言天赋,别人就学不来。 酒至半酣,刘恪忽然让人送来了一箱子丝绸。 席间的气氛,顿时有些变化。 世家子弟,都若有若无的看了过来。 气氛变得更加微妙。 皇帝亲自行贿啊! 说来,这也是个办法。 毕竟罗舍王远在八打雁,鞭长莫及。 怎么买卖,汉人能卖多少,吕宋人能买什么,都是普里戈负责看管。 如果普里戈睁只眼闭只眼,和他们一起糊弄着罗舍王,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就连何洪的目光,也都落到了普里戈身上。 他馋啊,那一箱子丝绸,怎么就给了个吕宋土鳖呢?? 普里戈立时酒醒了几分。 脑门上开始冒汗。 万万没料到,汉人竟然毫不遮掩,贿赂收买人心的手段,竟然如此光明正大。 一箱子在吕宋人心目中,等价于黄金的丝绸,就这么塞过来了。 这也太离谱了吧! 可是都已经到这份上了,一个现实的选择摆在他的面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