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可怜的侯君延,被玩弄于股掌之间 (第2/3页)
长沙、零陵二郡,等同于拿下了荆南。 可这怎么可能呢? 本来他掉头攻打零陵郡,就是违抗军令,临时起意。 早就有所算计的东胡人,都猜不到,因而吃了个大亏,直接丢了城池。 皇帝又怎么可能,猜到他的一举一动呢? 就算能猜到,大规模的兵马调度,想要瞒过乞颜讨,也不太容易。 那乞颜讨也有名将之姿啊! 不过 “还有一个办法。” 侯君延喃喃自语。 他手上算上李景绩的兵马,还有约莫一万九千人。 只要胆子大,可以弃了零陵郡城,带着兵马,奇袭长沙郡。 长沙郡之中的汉人百姓,以及世家大族,看见城外有汉军兵马支援,有一定可能发起暴动,帮助汉军。 人心思汉,就是这时候用的。 唯一让侯君延拿捏不定的,就是不知道长沙郡之中,还有多少兵马。 按理来说,分了两万人去支援武陵郡之后,兵马应该不多。 如果兵马不足,暴动成功里应外合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但如果兵马充足. “干了。” 侯君延就喜欢兵行险着。 如果他奇袭长沙郡,真能成功,必然是泼天大功! 当然,也不用考虑功高震主什么的。 功劳再大,也就是在荆南一战中,夺取了两郡而已。 和皇帝那登基三年就能入武庙的彪炳战绩比起来,不过是萤火之光。 “李将军,你去城中找些熟悉荆南地形的汉人向导。” “看看有没有什么隐蔽的小道,能够从零陵郡去往长沙郡。” “是” 李景绩还不知道侯君延这么勇,只道是为之后攻取长沙郡做准备,便应声离开了。 —— “你又输了!” 刘恪再一次斩了薛嘉的大龙,哈哈一笑,旋即端起桌案上的酒杯,浅饮一口。 完全看不出之前的病态,面色红润,好得很呐! 薛嘉只是无奈的摊了摊手: “咳咳——没想到陛下在这棋道之上,竟有如此造诣。” 就离谱。 下着下着,自家的一枚棋子就不见了。 他觉得是皇帝做了手脚。 但死死盯着棋盘,也看不出任何端倪。 棋子就跟凭空消失了一样。 作弊这个东西吧,你不抓现行,只要对方死不承认,你就没有任何办法。 刘恪笑道: “薛卿还是得多练练啊!” 下不过就掀翻棋盘,已经是老黄历了。 动作太大,多少也有失风度。 他还有【惯偷】的天命,当着你的面,随手偷几枚棋子,这不是轻轻松松? 你就是手上捏着棋子,指不定也能给你顺走咯! 薛嘉只是苦笑着点头。 练吧练吧,再怎么练,他也下不过公然舞弊还不被发现的挂壁啊! 刘恪定了定神,正色道: “薛卿,你觉得侯君延夺下零陵郡,敌我伤亡情况如何?” 薛嘉咳了两声,再睁开眼的时候,棋盘上的子儿,又少了一枚。 “.” “以侯君延的能耐,自然知晓李将军善于.诈败。” “必然会让李将军诱敌出城,再率伏兵奇袭,从中切断东胡人大军,使其首尾不得相顾,制造混乱,然后趁乱动兵。” “既然是伏兵奇袭,纵然敌军势大,我军伤亡也不会超过三千之数。” “李将军进退有据,战损可以再小上一些。” “折损应当在一千五百人左右。” 君臣两人都对侯君延会违抗军令,折道汇合李景绩所部,夺下零陵郡,没有任何意外。 毕竟,这就是他们的算计。 薛嘉负责出谋划策,刘恪则是开挂。 洞悉人性嘛,侯君延是个什么样的性子,他再清楚不过。 两人一合计,最后加上岳少谦,三人再进行一个总的战略制定,如何夺取荆南,就有主意了。 老侯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算计之中。 从乐顺屡屡先登,施加的压力,到薛嘉的连连催促,文武不睦。 乃至刘恪那说话说半截,就陷入昏迷的cao作。 都是为了将侯君延和东胡人,一同玩弄在鼓掌之中。 要减少战损,一次北伐多收复点地儿,不就得玩儿点奇谋。 至于孟封,只是个小插曲。 没人信他,也没人不信他。 不管他是真降还是假降,小人物而已,影响不到整体战局。 绕过去当一枚小棋子使使,就够了。 刘恪也在心底盘算了一番战损,点了点头,继续道: “那么侯君延手上,还有一万九千人左右。” “以他的性子,多半会打算,放弃零陵郡,抄小道冒险偷袭长沙郡。” 薛嘉点头道: “必是如此。” 刘恪问道: “军中粮草还够支撑多久?” 薛嘉拱手说道: “荆南之地贫瘠,我军沿途拿下的一些小郡县,并没有多少存粮。” “大军所有粮草,都得经由高州供应,而高州的粮秣,又依靠着琼州。” “所幸近些月来,荆南雨水充沛,河道上涨,走水路可以分担极大的粮秣压力。” “如今粮草还可以勉强供应。” “但想要完全供给充足,保证不出现断粮的情况,应该还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调集到足够多的民夫。” “嗯,这倒是个问题。” 刘恪的眉头皱了起来。 他在武陵郡城耽搁一阵子,固然有算计的原因,也有粮秣的因素在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