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四章真佛降世 (第2/3页)
明,也有失去腿的江湖汉子,长出了腿脚,还有每日的佛露洒下,令人强健体魄,无灾无病。 起初有人不信,但去亲眼见的人多了,有人更是神迹的亲身经历者,现身说法,便信的人,渐渐的多了。 再之后,便有人开始拿这五台山的‘真佛’与华山剑仙岳不群相媲美。 虽认可者不多。 但是有了这个声音,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势头。 而这势头,在五台山真佛的名声传出去一个月后,达到了巅峰。 因为一共七头不知何处涌出来的三、四阶段形诡,围攻五台山。 却被五台山的真佛,用诵经声镇压,当场超度。 随后这真佛留下话来,说这世间的一切诡邪,都是人心恶念所化。 若是人人向善,人人信佛,那诡邪之厄便解。 大家要做的,不是以恶制恶,习武杀诡,如此恶性循环,而是清心寡欲,与人为善。 如此才能真正的从源头,杜绝诡邪滋生。 也有斩诡盟的人,闻风而动,认为又是思诡在搞事情,亲临现场辨认,却没有找到丝毫证明这‘真佛’是思诡的迹象,反而是在与之交谈的过程中,被其人品、风貌折服,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了‘真佛之风,不逊盟主’之言。 虽只是一人之言,但传到了江湖上,却已然变味。 不知不觉,就转化为了斩诡盟的人,都已经尽数拜倒在了真佛门下,改投了佛门。 而‘道剑仙,释真佛’的说法,也开始愈发的有市场。 这并不只是谣言的流传。 更是佛门抓住了一缕救命稻草,在利用昔日的影响力与公信力,拼命的反击。 哪怕他们中很多人其实都知道,佛的故乡天竺···都早已沦为了诡邪的国度。 这个真佛的言论、立场,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但是无所谓! 华夏之地,历来都是天地之所钟爱。 真佛降世,不救故土,而助他乡···这很合理。 别管这位‘真佛’,究竟是某个武道超凡的老怪物返老还童,还是别的什么,只要不是诡邪···他们就敢往天上捧。 然后不断的拉着岳不群的裤腿子蹭热度。 相提并论不被认可又如何? 至少被并列提及了,这就是说头。 等过个几年,谁还记得当初是硬蹭? 全都自然的将岳不群与喻做真佛的慧凡和尚排列一道。 而这场‘真佛’化凡之说,随着慧凡和尚,表示要亲临华山,与华山剑仙论道,而到达了顶峰。 岳不群也是在出了古墓后的第三天,才收到的消息。 此时,距离这位‘真佛’拜访华山的日子,只差两天。 “师兄!怎么办?” “要回去应对吗?”宁中则对岳不群问道。 岳不群冷笑道:“不用,我先去看看这和尚的虚实。” “这般言论思想,无论是不是诡邪,都当得一死。” 开什么玩笑? 岳不群老老实实的在华山等这和尚上山来论道? 论个什么东西? 岳不群缺人和他论道? 而且,如果是诡邪的话,万一这厮上山之后,二话不说嘎嘣一下就把自个给了结了。 以这厮现在闹出来的名声,势必弄的华山一地鸡毛。 岳不群不怕事,却也不想多这么一摊子事情。 天下之人,多半都是畏威而不畏德,但若是德行有亏,许多需要贯彻、落实到地方的想法,都被阳奉阴违,也挺难受。 大明现在的状况是看似一切发展顺利,实际上根本容不得打盹。 只要稍稍一点放松,就会丢掉原本的优势,重新变回猎物。 五台山距离华山不近不远,这位‘真佛’的发驾,也已经到了秦地,只是还未到时间,并未直奔华山而来。 而是就围绕着华山周边,进行讲法。 吸引了大量信众的同时,也无疑是连连将巴掌抽向华山,抽向岳不群。 虽然岳不群很少去标记自身的道家属性,但只要研究过华山派来历的人,都无法否认,华山派本就可以算是道派显宗的一类。 大名鼎鼎的华山剑仙,却任由一个和尚,在自家门口晃悠。 这还不算打脸? 但是偏偏即便是做到了这个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