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三章 师道传承 (第1/3页)
“哦,哦哦!” 老杨听的心神摇曳,把曹轩的每一个字都奋力的记在心间。 禹之鼎……最牛气,画佛丁观鹏和画状元唐岱,稍稍差之一些。 单论技法相对而言,郎世宁不够牛逼。 他拼命默默的背着这些说法。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不同于后人好事者,往往单以名头大小和市场价格高低而论,所评选出的有清一朝,绘画十大画家,十大宫庭画师此类编纂出来的榜单和收藏口诀。 谈画论道。 唯有站在最高处。 至少也是和那些声名赫赫的大画家,差不多的地位,才有资格加以评论。 这种青梅煮酒,纵论天下书画名家的绘画得失的行为,非要大气魄,大学问者才能做的,往往也只有大师身边的亲传弟子,和他这样的身边人才能好运听得其间秘辛。 因为有得罪人的嫌疑。 连他们的自传,记录片,都不会提及此类细节。 学到就是赚到。 “老头子这一生,不必妄自菲薄,规矩两个字,我做的不差,小时候打童子功,如今练了九十年,铁树也该开花了。可也因此拘泥于规矩法度之中。到了我前几年放下笔为之,到底有没有能够跳出樊笼之外,我也说不准。” 曹轩摇摇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纵横笔法间的是非得失,恐怕得要后人去评说了。” “且看着吧。” 老杨没有耍小聪明,在这里接口溜须拍马。 老爷子虽自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可老杨不会脑子抽了的认为,他自己有什么资格去当那个旁观者。 “你说,在你这个外人看来,我自己现在的那几个徒弟中,谁的天赋最高,将来的成就最大?最适合当我的接班人?” 曹轩轻声问道。 老杨呼吸停了一拍,眼神中晦暗难明。 我来看? 这可是个轻易答不好,就站错了队的送命题。 曹老先生高深莫测的心思,他那几个徒弟恐怕也发了疯似的想要知道这个答案吧。 论获得的荣誉和成就,年纪最大和最小的两位,林涛和唐宁两个人半斤八两,前者胜在资历,后者胜在身价。 不过论财力,四个弟子里其他三位打包加一块,也比不过四徒弟刘子明。 这些人中。 其实也只有年纪仅次次于林涛的三师姐周茗,有点不显山,不露水的意思,几乎已经跳出了争斗。 老杨很好奇,要是自己把今天这段书房里的谈话,曹老的口风,透露给那位刘先生,能换多少好处。 老杨更想问问,对方愿意花多少钱,为了让自己在现在这样的场合美言几句? 百八十万的,应该怎么都不会吝啬的吧。 可惜,问不得。 “不会是顾小哥吧?” 老杨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奇怪的心思,鬼使神差的说出了听上去最离奇,最不可思议,看老爷子今天的样子,又似乎没有那么不可思议的答案。 “我说的是我的弟子,为经那孩子,现在还不算我的弟子呢,头还没磕,茶也没敬,我怎么好把位置交给外人?” 曹轩笑笑。 他脸上那幅和蔼的样子,看上去丝毫都不像是把顾为经当成什么外人的样子。 “当然我把他排除在我们今天的讨论之外,不是因为他没有这个资格,而是二十岁以下的画家,放在东方绘画职业传统观念里来看,就像是一个未长成的小婴儿。可塑性高,变数也很大。要是我明天就去世了,我是不会放心把我的所有绘画遗产都交给一个小孩子来继承。” “稚童携千金行于闹市,对我,对为经,对其他几个孩子,都不是什么好事。他的事情,我还要再去看看个五六年,才好说。” 曹轩指尖捏着《紫藤花图》的一角。 “当然,话也不能说死,今天能画出这样一幅画出来,也算是鲤鱼跳了龙门了。这样让我都觉得心潮起伏的画,他要能拿出三幅出来。我的位置,就是给一个小孩子来坐,又有哪个敢不服气?”曹轩又补充了一句。 老杨想想,开口说道:“那我扪心自问,觉得应该就是唐宁小姐了。” 曹轩没有反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