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素描 (第3/3页)
,那种纵横如织,花纹繁复如巴洛克式宫庭,又遵循着绝对对称,绝对的平衡的建筑理念,恰恰本就由来于俄国传统的审美意趣。
暴雪,战争,地震,无论何种动荡苦难,都无法摧毁美术作品里的然的协调和至高的平衡。 欧系的素描,则是相反。 它是阿尔卑斯山下的轻泉流水,是维也纳公园里提琴琴弦上悦动浮空的音符,是凡尔塞宫的舞会和沙龙间,贵妇饶低胸裙装裸露的雪白锁骨的微妙弧度。 要更加轻盈,更加优雅,更加飘忽不定。 绘画难以捉摸的艺术性,要比所谓的平衡之道,优先级远远更高。 或者更直白的。 在欧系的素描理论体系中,优先级最高的其实就根本不是素描,而是油画以及水彩。 素描为油画服务,素描为水彩而服务。 练好素描的线条是为了在画油画和水彩时打出更准确传神的轮廓稿,练好黑白明暗阴影是为了把握好画油画时,颜料色彩的对比度搭配。 因此,如何用最少、最干练的线条,刻画出最微妙传神的景物轮廓,就成了评判一位素描画家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无论是西欧还是苏联的艺术体系,都有它者不能企及的优势,也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还是要看落笔画家的技法水平。 俄国的素描高手也有线条很灵动传神的。 门采尔这样的德国大师则以手术刀一般的结构严谨而闻名。 条条大路通罗马。 杰出的大师的线条技法是分不出流派的,他们可以用自身的才华,超跃地域自身所属的局限性。 想繁就繁,想简就简。 不过。 要让手里的用笔风格随心而动,这般要求距离瓦特尔或者顾为经这个水平的职业画家来,还是太高了。 他们走的欧式素描路线,如今还停留在给作品做减法的初级阶段之上。 “最最理想的状态下。有几处的过度可以再处理一下,顶部的拱形结构也可以一笔拉出来……” 瓦特尔预计以他的造型能力。 完美无瑕的情况下,总勾线数量能压缩到120条左右,错漏和修改能控制到三处以内。 但这只是想象情况。 画家十成功力能发挥出九成八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状态了。 就算是考试型选手,也不可能在逢大考、竞赛的场合去碰巧撞那一百次都出现不了一次的超常发挥的大运。 只要能稳定发挥九成以上,就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瓦特尔他如此。 工作室内的顾为经也是如此。 博物馆岛的稿件他打了不少次,很多线条都已然应该像是记在心中般的流畅。 可实际上,他以前虽没有认真数过数,但应该能被压缩在130笔内一气呵成的次数并不多。 这次有好几笔。 他都觉得分外的传神。 当一个画家完成了一幅非常让他满意的作品,他心中最清晰的感受不是洋溢的自得,而是一种释然和酣畅。 瓦特尔教授走入工作室的时候。 他就有一种在足球场上完成了一剂见血封喉的单刀突破,微微喘息,目送足球翻滚入网时的那种肃穆的喜悦。 果然不出所料。 顾为经依然还没有来得及完成全部作品,尚且在用铅笔在倾斜的水彩板上画着些什么。 有那么一瞬间。 瓦特尔教授觉得自己已经赢下了这场较量。 “没画完?水上的廊桥应该不算多么困难的联系吧。我可已经打完相同的稿了。”他忍了又忍,终于还是按捺不住想要炫耀的冲动。 “差一点,老师,快好了。这里的结构对我来有点复杂,我还要稍微收个尾。”顾为经头也不抬的到。 “嗯,没关系。对我来简单,不代表对你也是。还有时间,别着急,好好画——” 瓦特尔教授背着手,往工作台那边溜达了几步,想要看看顾为经画到进度比自己慢多少。 三秒钟后。 他脸上高深莫测的得意笑容被粗暴的杀死于望见对方水彩纸上素描稿的瞬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