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东方神仙 (第3/3页)
报》以专栏的形式进行连载,前者以天为单位,后者以周为单位,
这就导致《每日电讯报》的连载结束用了七倍的时间。 但这也有好处,毕竟《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专业性太强,一周一篇,反而有助于读者消化。 萨奇沉吟, “也许,可以朝这个方向考虑。” 办事员低头,没有吱声, 他可不敢在老板面前胡扯八扯、贸然建言。 就这么过了一阵,萨奇摇摇头将脑中的各种想法清出了脑海,随后说道:“今天的《泰晤士报》买了吗?我要看看巴克尔那货是怎么报道昨天的事情的。” 办事员摸出《泰晤士报》, “头版头条就是。” 文章名字是《围攻事件或成为<镜报>正面形象崩塌的转折点》。 因为是保守党喉舌,甚至不敢在标题中提“女权主义”。 萨奇开始阅读, 半分钟后,他就不由得摇摇头,心说巴克尔果然放不出什么好屁。 整篇文章对《镜报》一阵疯狂输出,也提到了潘克赫斯特,却对潘克赫斯特的背景讳莫如深,迂腐酸儒的小家子气一览无遗。 萨奇将《泰晤士报》丢到了一边, “浪费时间!” 他看向办事员, “《镜报》呢?他们自己有没有报道?” 办事员立即回答:“《镜报》关于昨天的事只字未提,但刊登了一版格式非常独特的文章,整篇看下来,有点儿像是对《简·爱》漫画的两名作者的采访实录。” 萨奇来了兴致,接过了《镜报》。 那篇文章确实很独特,甚至连标题都言简意赅—— 《访谈》。 只有这一个单词。 副标题则是《<简·爱>漫画的两名作者》。 行文正如办事员所说,类似采访实录, …… 记者:玛格丽塔小姐、蒙德里安先生,你们好。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关于《简·爱》漫画与原著的问题。 蒙德里安:你好。 玛格丽塔:额……你好? …… 看完这一段双方打招呼的内容,萨奇就忍不住嘀咕:“陆时啊,总能给我整出点儿新花样。” 他继续往后看。 记者的问题普遍犀利,从“改编”入手,慢慢引出了一个新概念—— 二次创作。 萨奇微微点头, “这个词造得好。” 文章再往下,玛格丽塔表达了观点,认为二次创作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能抹黑、丑化角色,不能从原剧情向外蔓生。 萨奇不由得陷入沉思, “有趣。” 旁边的办事员不解地问道:“主编,不能抹黑或者丑化角色这一点,我可以理解。可为什么不能从原剧情向外蔓生呢?不是已经说了‘二次创作’吗?” 萨奇笑道:“因为那样会在无形中砌一堵墙,反而堵死了原作者的路。” 办事员懵逼, “这……” 表示没有听懂。 萨奇说:“就以福尔摩斯系列举例好了。如果有人对《最后一案》和《空屋》之间的空白期进行了二次创作,且大获成功,那道尔医生还能再写吗?” 办事员这次懂了, “原来如此。” 萨奇摊手, “当然,《简·爱》不存在这种问题,因为夏洛蒂·勃朗特女士早已仙逝。可即便如此,玛格丽塔小姐提出的‘改编’和‘二次创作’的概念还是值得探讨的。” 萨奇又扫了眼玛格丽塔的全名, 玛格丽塔·维多利亚·费奥多尔·莱奥波尔迪娜, 显然,拥有很浓的贵族血统。 萨奇低声吐槽:“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贵族也不全是脑袋空空的上议院吉祥物。” 办事员听了,差点儿笑出了声,努力板着面孔憋笑。 萨奇看瞪了他一眼, “好笑吗?” 办事员瞬间脸色就白了,笑意全无。 萨奇“呵呵呵”地笑了一声,说道:“真正值得注意的其实是这整个版面。访谈……这算是陆时新开辟的道路吗?确实比一般的文章要更有真实性。” 他继续往后看, 忽然,他瞪大了眼睛,露出无法理解的表情, “这是……” 办事员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 蒙德里安:其实,漫画的画法我是受到了伦敦政经的陆教授的影响。 蒙德里安:是他告诉了我画格的用法。 蒙德里安:也是他,告诉了我可以用相机镜头的方式去考虑漫画的技法,以此来引导读者。 …… 萨奇:??? “所以说,陆时还懂绘画?!” 这特喵是能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的东方神仙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