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纯粹 (第3/3页)
故事,不难想象,
无非是山姆和吉米从相互不理解,到成为朋友, 吉米受到歧视,山姆帮忙出头; 山姆文化素质不高,被吉米教育了,逐渐变成一个“有道德”的正经人。 山姆帮吉米,是跨越种族; 吉米帮山姆,是跨越阶级。 这部戏剧放到现代是可以和正确划等号的, 但是在20世纪初,这部戏剧相当不正确,反而是革命的、先锋性的,甚至是大逆不道的。 而事实上,这部戏剧也确实改编自现代电影—— 《绿皮书》。 电影非常成功,拿奖拿到手软, 从好莱坞到奥斯卡,虽然无法呈横扫之势,但所获甚巨。 陆时将之改编成戏剧,难度主要在时代背景, 所谓的“绿皮书”,是帮助黑人旅行者避开种族冲突的实用手册, 在电影中,主角是黑人钢琴演奏家和白人司机,背景在六十年代的美国,种族隔离制度,而那个时候已经有了汽车,所以跨州间的旅行难度远比20世纪初要低, 而且,那个时候,黑人受到良好教育好像并不是很难理解。 但陆时塑造的吉米,总感觉有些立不住, 美国人恐怕很难想象出一个说话彬彬有礼、艺术水平绝高的华人画家, 他们只知道华人劳工。 当然,这也不是多大的问题,因为即使《绿皮书》上映的时候,如果没有互联网,黑人钢琴演奏家也不太容易想象。 陆时一边细细咀嚼食物,一边思考。 古德曼好奇, “陆教授,这个剧本明明写得很好。我相信,在华府、纽约、波士顿、费城,会有很多观众喜欢它。” 就像梅兰芳在美国,确实受欢迎, 但那不过是看个新鲜。 陆时说:“《排华法案》颁布,华人遭到屠杀抢劫,社区被烧毁。然后,我的剧本讲述了什么?” 古德曼不解, “有什么问题吗?山姆起初是很讨厌吉米,因为钱而捏着鼻子跟随吉米上路。但后来,吉米受到各种歧视,山姆一一化解,两人成为挚交好友,多好!” 陆时没有搭腔。 一旁的沃德豪斯却开口了:“喜剧、合家欢。唉……你们美国人看了这个当然会很高兴~” 这其实是说了半截话, 后半截是:“但华人呢?看了这个能笑得出来?” 古德曼无言以对, 良久,他说:“我看了陆教授的戏剧,觉得没必要讨论得那么深入。浅显一点看,这部戏剧说得很明白,没人会讨厌一个有涵养、优雅的人。” 沃德豪斯哈哈大笑, “古德曼先生,你不愧是美国律师。” 古德曼尴尬, 因为他听出了对方在讽刺自己虚伪,无论是美国人这个身份,还是律师这个身份。 沃德豪斯继续笑道:“先生,实事求是地说,绝大部分华工跟有涵养、优雅没关系,这一点即使是陆也无法否认。但他们跟‘勤劳’这种词还是紧密相连的。怎么?在美国,勤劳是不值得提倡的品质?” “额……” 古德曼不知该怎么回应。 牙尖嘴利的他头一次有语言失调的病症。 沃德豪斯继续道:“残酷的事实,用喜剧、童话来写,确实无法让人赞同。陆写的戏剧固然好,如果能出演,我一定非常喜欢看,但华人会喜欢看吗?” 这也正是《绿皮书》评价两极分化严重的原因。 艺术,到底是不是纯粹的?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古德曼看向陆时, “陆教授,我觉得你应该改编这部戏剧,我可以帮助你!虽然我不清楚每个州的规矩,尤其是西部各州,但我可以帮你查。” 陆时点点头, “谢谢。我也确实应该改一改,但到底朝哪个方向……” 话音未落,外面又传来了敲门声。 陆时看向沃德豪斯, “爵士,你还点了吃的?” 沃德豪斯的目光扫过桌子上的餐盘,目光中满是疑惑道:“不对啊,我点的菜都已经都上齐了啊。莫非是火车……不对,我也没让人帮忙订前往波士顿的火车票。” 陆时收起剧本的稿件,站起身, “我去开门吧。” 他走过去拉开了门。 只见服务人员站在门口,看到陆时,立即说道:“这位先生,楼下前台来了拜访的客人。一共两位,为首的一人自称是《镜报》的同行,名叫约瑟夫·普利策。” 普利策? 陆时赶紧说:“快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