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双标 (第3/3页)
之前的美国,外交政策近乎“避让”,过好自家日子就成, 到了他上台……
“是时候让世界看看美国佬的实力了!” 于是,美国开始正式角逐世界老大位置的舞台, 而这个“大棒在手,温言在口”的箴言,一直被美国人践行了上百年,持续到现代。 陆时轻笑, “只是一点小小的合作。” 西奥多重复:“合作?” 他这次没有回头,所以后座看不到他的表情。 陆时却不细说,转而说道:“副总统先生,我也有一点好奇。为什么你会对全球大学排名这件事这么感兴趣?我想,这次我和沃德豪斯爵士能够成行,你应该出了很多力吧?” 西奥多低笑一声, “这次邀请可是哈佛大学发出的。我只是因为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所以拍了那封电报以展现母校的诚意。你应该也知道的,副总统这个职位非常清闲,我要是不自己找点儿事干,恐怕能淡出个鸟来。” 真的如此? 陆时当然不信。 但这种全凭感觉猜测的事,没必要往下追问,因为问了也得不到真实答案。 他说:“那,副总统先生对这件事是什么看法?” 西奥多沉默了一阵,说:“我支持。” 沃德豪斯借机道:“这可跟美国一直奉行的孤立主义不甚相同啊。” 西奥多没接茬。 根据历史,这位被雕刻上总统山的猛男对孤立主义不屑一顾,否则也不可能说出“大棒在手,温言在口”, 他是个实力政治的提倡者和实践者, 之前的美国总统,对别国内政的干涉,特别是对拉美国家,没有像他一样那么深, 在他任内,美国建成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并完成环球航行以展示军力。 当然,这些都是他成为总统之后的事。 目前的副总统阁下,只能低调。 陆时说:“副总统先生,我听说美国有个门罗主义?” 西奥多回过头, “陆教授,看来你做足了功课啊……” 门罗主义, MonroeDoctrine, 该主义发表于1823年,表明美国当时的态度,认为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拉美等国家的主权相关事务, 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 相关战事若发生于美洲,美国将之视为敌对行为。 结果,到了西奥多, 这哥们直接一个脸都不要了,说门罗主义可以推论出美国有权介入拉美, 嗯,相当离谱。 西奥多说:“陆教授想跟我聊聊政治?” 这话听着很像试探。 陆时摇摇头,说:“不,我想说的其实是大学排名的事情。既然副总统先生认为欧洲不应涉足美国事务,那么,以文化进行影响力的扩张就不在此范围内了吗?” 西奥多摘下牛仔帽给自己扇风, “陆教授的意思是,大家看到牛津、剑桥的排名在前,会对其趋之若鹜?” 陆时回答:“没错。” 西奥多想了想,故作思考, 随后,他说:“这一点确实值得担心。幸好,从地理的角度讲,美国在孤立的大洲,从这里去欧洲留学,好像没那么吸引人。” 这似乎是胡扯的。 因为从美国去欧洲道阻且长,从欧洲来美国也是如此, 两者是相互的。 但陆时认可了这个说法, “确实,这是美国的优势。地理,独一无二、得天独厚的优势。” 西奥多说:“不愧是《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陆教授,你考虑问题的角度远比一般学者广泛。或许,你不该做学者,你更适合做政客,会很成功的。” 沃德豪斯看向陆时,嘴唇微动,无声地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啊?” 陆时解释道:“美国地域广、空间大、人口增长快。可以预见的是,美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会逐渐扩大,变成英国的10倍、20倍、30倍,教育总投入也会越来越多。” 西奥多顺势说道:“到时候,牛、剑或许还能排得非常靠前,但是整个榜单,美国才会是最大的赢家。当然,这需要给大学排名的人足够客观公正。至少,我觉得哈佛就不比牛、剑差。” 看得出来,西奥多确实奉行门罗主义,认为欧洲不应干涉美国, 但如果反过来,美国干涉欧洲…… 他非常乐意。 这货,妥妥的双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