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8章 学术大牛 (第2/3页)
史了解甚少,约等于没有,不由得担心道:“陆教授,我能读……额……我的意思是,对中国历史涉猎不深的人也可以读懂吗?” 陆时想了想, “应该是可以的。” 钱宁想到《枪炮、病菌与钢铁》的通俗性,默默点头。 他有些好奇, “陆教授为什么会用‘无关紧要’这个词?” nosignificance=无关紧要, 所以这本书的名字直译过来就是《无关紧要的1587年》,作为史学书籍的标题非常让人摸不着头脑。 陆时回答:“你读过全文之后就能明白了。” 钱宁没再回答,埋头看书。 其余人无奈, 西奥多不得不提醒:“爱德华,我们得去学校。” 钱宁头也没抬,嘴里念念有词地读着整本书的开头: “ ‘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 ” 一句话硬生生没读懂, “什么是万历?” “什么是干支?” “什么是丁亥?” “什么是猪?” …… 十万个为什么。 一旁的西奥多忍不住吐槽:“我看你就是猪。” 钱宁双眼无神地抬起头, “啊?原来我是猪吗?” 西奥多叹气,对陆时连使眼色道:“你也看到了,给他看书就会变成这样。所以,我建议你回答一下他的问题,然后把手稿抢回来,不然我们去不了哈佛。” 陆时也没想到会这样,只好解释道:“钱宁教授,万历是年号。” 钱宁“啊”了声, “什么是年号?” 陆时:“……” 这么整下去肯定会变得没完没了, 他只好说:“钱宁教授,总之你就记得第一句话是讲时间的就行了。” 事实上,从上下文不难理解, 钱宁能猜到诸如“干支”、“丁亥”是中国独有的纪年法,就连“猪”也是这套纪年系统里的, 所以第一句话说的是年份。 但他实在是好奇, “陆教授能说说看吗?” 陆时尴尬地摸摸鼻子,说:“你看,这就是我找美国学者的原因。钱宁教授,我很清楚这本书用英文写作难免有这样或那样难以理解的地方,所以需要有人帮忙找出来,之后更方便我加注释。” 钱宁了然, “懂了。那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先记着?” 陆时连连点头, “对,你先记着。” 钱宁似乎很受鼓舞的样子, “就这么办!” 说完,他又低下头继续仔细地阅读了,杵在那儿纹丝不动。 西奥多崩溃道:“爱德华,我看你还是上我的车好了?” 钱宁当即拒绝:“我才不坐汽车。今天中午吃了些奶油炖菜,吐出来的话,味道就太重了。要是吃的沙拉,我说不定会坐。行了,你们在前面走,我会跟上去的。” 他都已经这样了,别人还怎么拒绝? 西奥多摊手, “那就这样吧。” 他率先往前走了几步,回过头,果然发现钱宁紧紧跟在了后面。 众人:“……” 全都被整无语了。 陆时说:“只能这样了。” 西奥多点点头,控制着步速朝哈佛大学走去, “陆教授,今晚会有个学术冷餐会,你可能要参加。” 美国人说“可能”,那就是“必须”。 学术会议算是圈内的一种特色, 其主要目标是学术交流,次要目标是社交。 当然,无论中外,现代的很多学术会议是反过来的,社交为主,交流为辅,导致门阀如云、山头林立,搞学术约等于拜码头,妖风邪气肆虐。 但20世纪初,这种情况尚不严重, 所以西奥多说:“陆教授,冷餐会难免有社交,但是功利性不要太强。” 陆时当然懂这些门道, “我明白。社交嘛,首先得清楚自己的目的,如果一直推销自己或攀附大牛,反而会惹人反感。再说,我本来就是大牛,要推销也应该是别人来找我。” 西奥多:“啊这……” 他有点儿懵, “陆教授,你是认真的?” 陆时哈哈大笑, “当然不是认真的。我的那些薄名在美国还不算什么,我清楚得很。总之,我明白在这种场合应该怎么做。” 西奥多这才露出放心的表情, 他可不想自己一力促成的事反而被人当笑话讲。 他继续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