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颠倒》 (第3/3页)
。就好像在看现实的美国,又好像看到的不是现实的美国,真……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所有人点头称是。 艾略特说道:“泰迪,你提到了一个很好的词——荒诞。” 他又转向陆时, “陆教授,你这是一个新的戏剧流派吧?” 陆时:“额……” 不知道该不该承认。 艾略特笑道:“或许,可以将之称为‘荒诞派戏剧’?” 陆时:!!! 他可不敢受此名声。 要知道,荒诞派戏剧的鼻祖是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悲喜剧《等待戈多》。 这部戏剧非常牛, 陆时初读《等待戈多》是在高中, 当时的他认为那部戏剧废话连篇,尤其是没来由地插一句“戈多来了吗?”,简直不知所云。 直到后来步入工作岗位,他才发现是神剧, 那种迷茫和虚无,不正是大多数996打工牛马的生活状态吗? 真的非常神! 陆时摆手, “校长先生,我可不敢自称一派,更加不敢自称‘荒诞派戏剧’。” 艾略特却摆了摆手, “陆教授,我觉得你把问题想得太复杂。” 陆时不解道:“此话何解?” 艾略特想了想,问道:“你觉得自己的作品,《无人生还》和《罗杰疑案》,哪一本写得更好?或者换种问法,按理说,哪一本应该更畅销?” 这个问题用膝盖想都知道答案, 肯定是前者—— 《无人生还》。 对于一般人来说,叙述性诡计还是有较高的门槛。 而且,《罗杰疑案》卖得更贵,钱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但事实却与之相反。 艾略特不等陆时回答, “《罗杰疑案》卖得好,为什么?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无人生还》是连载作品,很多读者读过;其二,《罗杰疑案》连载之时,你和道尔医生在报纸上对飚,炒高了热度。” 陆时承认:“确实如此。” 艾略特继续道:“这说明,读者们其实有一种先入为主的阅读方式。他们读书,不只是为了作品本身,也为了作品之外的东西。” 众人不由得陷入沉思, 文学作品,尤其纯文学作品,在成为消费品的时候,读者对那些经典的选择,取决于知名度, 陆时最清楚这一点, 在现代,《百年孤独》比《追忆似水年华》卖得好不知道多少倍。 艾略特说:“所以我才觉得《颠倒》是一部伟大的作品。除了文字本身,作品之外的东西太多了。” 他指的是陆时的华人身份。 陆时无言以对。 艾略特又道:“说你创立了‘荒诞派戏剧’,不过分。可惜,这部《颠倒》注定无法在大规模的剧院演出,否则一定能影响世人。” 陆时说:“校长先生实在是过奖了。” 他不会知道的是,在将来某一天,塞缪尔·贝克特创作两幕悲喜剧《等待戈多》并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领奖台上,贝克特自称是“陆时传人”, 因为,正是《颠倒》开辟了荒诞派戏剧的先河。 艾略特拍拍陆时的肩, “我认为,诞生一个伟大的编辑的难度不亚于诞生一个伟大的作家。幸好,陆教授你自己就是个伟大的编辑,看看你对《罗杰疑案》的营销就能知道这一点。” 陆时尴尬地摸鼻子, 对方把自己实在是捧得太高了。 这时,沃德豪斯插话道:“如果《颠倒》真的这么演,那么就需要十几个华人演员,这该怎么解决?” 艾略特想也不想, “华人在马萨诸塞州还不好找吗?这里的华工多得很。” 受排华法案的影响,很多华工从美西回到了美东, 所以艾略特才有此一说。 沃德豪斯道:“可他们不是专业演员啊!” 众人沉默, 他们都十分为难。 没想到,陆时说道:“不是专业演员不见得是坏处。” 余人好奇地看向陆时, 西奥多问:“此话怎讲?不是专业演员,连台词都说不好,如何让观众代入其中?” 陆时没有回答,反倒是艾略特说:“荒诞派戏剧的好处就在于不靠演员吸引人。泰迪,你不妨试着想象,如果舞台上塑造了一个华人统治美国、推出《排盎撒法案》的世界,你会好奇吗?” 西奥多会意, “何止是好奇!我一定会看完!” 艾略特顺着说道:“所以,这类戏剧是筛选观众的,有人会摔桌子离开、有人会因为好奇留下。无论去留,原因都不是演员、而是剧情。” 说完,艾略特转向陆时, “陆教授,我可以帮你联系马萨诸塞州的华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