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8章 忠诚!坚定!永不背刺! (第2/3页)
。 但是, “会变成混日子啊……” 弗洛伊德担心。 一旁的美国人盖尔不开心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弗洛伊德尴尬地摸摸鼻子,解释道:“盖尔教授,你有所不知。如果你读过《梦的解析》,应该会知道一个经典案例——安娜·欧,当时,与我一起研究的好友是约瑟夫·布洛伊尔。如果离开了欧洲,我孤身一人,很多事无法进行。” 学心理学,一定绕不开安娜·欧案例, 这是一位健康的女孩,但她深爱着的父亲患病以后,她也出现了诸多症状,如虚弱、贫血、厌食、睡眠紊乱…… 布洛伊尔对其进行“谈话治疗”, 这便是精神分析的前身。 所以说,弗洛伊德能创立理论,和布洛伊尔是分不开的。 盖尔挠头, “那让你的好友一起来美国就是了,明尼苏达,天气好得很。” 神特么“天气好得很”, 明尼苏达再往北就是加拿大,冬天相当冷,当地人甚至不敢在户外上大号,生怕黏住。 陆时偏过头,把笑憋回去。 随后他说:“医生,你应该听过我最近在搞全球高校排名的事吧?放心吧,美国很多大学会榜上有名的。去那儿不算埋没人才。” 有他的这句话,弗洛伊德就放心了, 他又问:“那明尼苏达大学的排名会如何?” 陆时:!!! “今天天气不错?” 他看向窗外。 似乎什么都没有说,但什么又都说了。 弗洛伊德秒懂, 就算去美国,也绝对不能去明尼苏达大学。 一旁的盖尔十分郁闷, “陆教授,也没那么差吧?” 陆时尬笑了一声,岔开话题问道:“盖尔教授今后作何打算?” 盖尔想了想, “回去,把广告学发展起来。” 陆时笑问:“你有没有考虑过留在英国?” 盖尔:??? 弗洛伊德:??? 两人都有点儿懵。 陆时忽悠欧洲人去美国、美国人来欧洲,这种换家,莫非是有什么NTR的喜好? 盖尔问:“为什么?” 陆时解释道:“广告学想要建立,必须要倚靠商品经济发展。因为只有商品经济腾飞,才会对广告业有更大的需求。现在,美国比之欧洲尚有不足之处。” 盖尔追问:“就这个?” 陆时压低声音, “你也得考虑一下学校背景的问题。” 盖尔不由得哑然, 确实,明尼苏达大学不太可能新开广告学专业。 陆时说:“我听闻,西北大学的校长斯科特先生进行了一系列演讲,并整理成册,准备以《广告论》为名出版。其中的心理学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在广告业范围,各种产业莫不可行。” 盖尔的脸色有一丢丢难看, 学术也是圈子, 斯科特贵为校长,有背景、有人脉,自然能依靠《广告论》成为广告学之父, 而自己这个明尼苏达的小透明,写出《广告心理学》也上不了台面。 没办法,话语权争夺不过人家啊…… 盖尔撇撇嘴, “陆教授,对这种事,你倒是看得透彻。” 陆时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谁不是为了利益蜂拥而至,又为了利益各奔东西?所以我才劝你留在欧洲。让斯科特先生做牛顿好了。” 盖尔不解, “牛顿?” 这时,卡文迪许插话道:“牛顿和莱布尼茨。” 盖尔这才明白陆时是在用两人的优先权之争进行暗示, 而且从结果来看,莱布尼茨是事实上的胜利者,因为他在提出微积分的时候同时给出了一套符号表达,导致世人在使用积分时都用的这一套数学符号。 盖尔大笑道:“陆教授真会说话。” 他内心已经被说服了。 陆时也跟着笑, “伦敦大学联盟随时为盖尔教授敞开大门。当然,伦敦的吸引力不一定强就是了。” 说着,他看向卡文迪许, 后者会意了,说:“盖尔先生,你可以在剑桥任教。” 从明尼苏达大学到剑桥大学, 绝对是质的飞跃! 盖尔瞬间因为兴奋涨红了脸, “校长先生……” 卡文迪许摆了摆手,又指向陆时, “谢他。” 盖尔立即从善如流地对陆时连连道谢, 一旁的弗洛伊德也这么做了。 两人都觉得,这次交流会参加得非常值,不光蹭到了流量、完善了理论,甚至还对未来有了更明晰的规划。 “呼~” 陆时伸个懒腰, “那今天就到这儿了。” 他跟卡文迪许与两人道别,离开礼堂。 到了下午,阴云早就已经散去, 夕阳洒落下来,让整个天地之间都变得明亮。 校内河缓缓流过,在枯黄的草叶上沾了几滴水珠,被阳光映衬得闪闪发光,仿佛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国王学院的景色给人一种愉悦舒适的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