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鉴定为:看《魔戒》看的 (第2/3页)
/br> 他噎住了,低头看了看桌下, 犹豫的气氛蔓延。 良久,他摆了摆手,说:“还不快点儿过关?” 爱德华“啊?”了一声。 旁边的乔治踢了他的小腿一下,说:“还不快点儿走?别打扰人家。” 爱德华这才回神。 兄弟俩火急火燎地冲出海关。 站上伦敦港的大街,他们还是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怎么回事?”×2 两人异口同声。 “不知道。”×2 又一次异口同声。 爱德华不由得挠挠头,说:“赶紧走吧,我们先找人问问,布莱雅路怎么……啊……是叫布莱雅路吧?” 乔治点头, “嗯,索尔律师是这么说的。” 两人拎着箱子走上大街。 伦敦还是那个伦敦,景色未变, 但不知为什么,他们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疑惑, 那是种非常难以形容的感觉,就好像,整座城市宿醉未醒,所有人仍泡在酒缸中,行事如同半梦半醒,全都心不在焉的样子。 往前走几步,他们便看到了一个“车祸”现场: 一辆精心打造的马车,车身装饰着金黄色的流苏和闪亮的金属装饰,此时已经散架了, 几个流浪汉懒散地收拾着木料,准备拿去卖钱, 肇事的马车夫在旁边抹眼泪:“我真傻。真的。我为什么要一边驾车,一边看书?” 再往前,兄弟俩又看到了奇景, 正在建设的亨廷顿酒店,外面的工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刷着墙, 旁边有个识字的,正对着《镜报》查字典,查完之后便会支离破碎地读上几句,然后被工友们一致吐槽。 都这么干活,监工却没有出现。 乔治压低声音, “老弟,伦敦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这么下去,要不了二十年,大英就不如美国了。” 爱德华没有回答, 他摸着下巴,像是在沉思。 过了片刻,他忽然道:“今天是不是周四?” 海上无日月, 从美国一路赶过来,两人都过得有些迷迷糊糊的。 乔治只有在写日记的时候才明确时间, 他歪着头想了想, “对,就是周四没错。” 爱德华心中隐隐诞生了一个猜想,说道:“乔治,咱们找个书报店看……那里,前面就是。” 英国的书报店布置得十分有趣,除了能步入书报店的大门,还有一个类似报亭的窗口,不用进门就可以快速找老板购买杂志和报纸。 兄弟俩走过去。 在他们前面的一个客人拿起一份《镜报》,随手丢了一张纸币在旁边的小纸盒里,然后再从里面拣出几枚硬币,自助完成了购买、付钱、找零的工作, 整个过程,老板连头都没有抬一下,维持专心读报的姿势。 “嘶……” 乔治倒吸一口气, “伦敦这是变成大同世界了?” 一旁的爱德华哂笑道:“什么大同世界?绝对是《镜报》的原因,鉴定为:读《魔戒》读的。” 他也有样学样,买了一份报纸,翻到版仔细读了起来。 乔治说:“喂喂!还问不问路了?” 爱德华沉默,屏息凝神地读着今天的连载。 乔治没辙,只好自己询问书报店老板,低声道:“老板,请问布莱雅路怎么走?是不是在市中心?” 他记得沃德豪斯说过,布莱雅路去伦敦各地方都近。 结果,老板根本没搭腔。 他的手指按在今天的《镜报》版上,缓缓地移动,眯着眼睛阅读。 乔治挠挠头, “这样吧,老板,我买你一份伦敦地图。” 他以为,老板读报再认真,也不至于不做生意。 结果,老板偏偏一声不吭,还是在那儿读着报纸,认真的模样,仿佛与外界切断了联系。 “啧……” 乔治不由得咋舌,寻思着也买一份读读看。 就在这时, “活了!” 爱德华猛地拉住了乔治的胳膊,激动地说道:“甘道夫,他活了!他活了!!!!!!!!!!” 声音奇大无比。 一旁的行人纷纷侧目。 就连书报店的老板都从报纸上抬起头,笑着说:“看来你也是《魔戒》的读者。没错,甘道夫复活了,即便《镜报》的编辑已经提前透露过,但我看的时候依然觉得备受鼓舞。” 爱德华连连摇头, “不不不,甘道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活,而是他的灵魂被重新送回他的躯体,并得到了治愈和力量的提升。这是一种象征,代表着更新和重生。” 老板听了顿时急眼, “你不懂就别给我乱说!你看……我找找原文。” 他找了一阵, “ ‘他从岩石上走下来,捡起地上的灰斗篷,再度将它披起;众人有一种太阳再度被云雾遮掩的感觉。‘是的,你们还是可以叫我甘道夫!’他的声音又再度恢复成他们的老友和向导。’ ” 乔治听了,觉得确实是复活没错。 没想到,爱德华并不认可, “我也有原文。” 说着,抖了抖报纸, “ ‘‘甘道夫……’那老人覆颂着,仿佛在回想记忆中一个极少使用的字眼:‘没错,就是这个名字,我以前叫作甘道夫。’’ ” 记忆暂时性的缺失和回归,听着确实不像传统意义的“复活”。 乔治又改换门庭,变得认可自家弟弟了。 于是,店老板和爱德华开始了辩论,不断从原文中找论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