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7章 他凭什么跟托翁比!? (第1/3页)
第218章他凭什么跟托翁比!? 污污污―― 汽笛声响起,邮轮即将靠岸。 “呼~” 爱因斯坦长出一口气, “真是好书啊。” 他已经阅读《朝闻道》三遍了,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 此为“常看常新”。 另一边的普朗克说:“再给我扫一眼。” 开尔文抬手, “我也……” 三人此时正聚在陆时的房间里,都是一副形容枯槁的颓废模样,明显没有休息好。 陆时崩溃, “我说,你们不是都有各自的舱房吗?干嘛怼在我这儿不回去啊!” 答案自然是: “看书。”x3 《朝闻道》的后劲太足,让三名科学家忍不住多看。 陆时彻底无语,走向阳台。 前面就是目的地―― 哥德堡。 哥德堡港位于瑞典的西海岸,是斯堪的纳维亚最重要的港口城市, 因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所以,即使处于高纬度地区,海水温度也能够保持在零上,终年不冻。 陆时吸吸鼻子, 海风以其独特的韵味席卷而来,带着咸鲜的味道,夹杂着湿润的海洋气息。 邮轮缓缓靠近岸边, 下面传来水手的号子声,还有船长的大喊:“你急个屁!等会儿再放舷梯!” 甲板正一片忙乱。 陆时回过头, “三位,我们到了。接下来就该转陆路前往斯德哥尔摩了。” 房间里传来开尔文的声音:“哦,好。看完这一段。” 陆时:“……” 他回到了房间,将稿子抽走。 三人不由得怅然若失。 过了片刻,爱因斯坦才回过神,嘀咕道:“必须承认,我以前只有在读论文的时候才会读得如此投入。” 普朗克和开尔文一齐点头。 陆时将他们推出去, “都回舱房整理行李去,马上行动起来。”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老妈子,正在照顾三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孩。 没想到,普朗克还真像一个小孩子似的回答:“我们现在回去,你可不能丢下我们不管。” 陆时满头黑线,  ̄□ ̄|| “好吧~好吧~我在舷梯等们。” 得到这个答复,开尔文、普朗克、爱因斯坦才离开。 等到他们背影消失,陆时长出一口气: “呼~” 他出房间,下楼招呼水手帮忙搬运行李。 同时,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和他一样提出了相同的诉求:“哥达尔戈船员,我的行李有些重,劳驾搭把手。谢谢了。” 陆时循声望去, 只见那是一个上了年龄的老者, 他看着比开尔文还老,有一头银灰色的披肩长发,乱蓬蓬的模样, 但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锋利的鹰钩鼻,还有那对厚如玻璃酒瓶底的眼镜镜片。 陆时顺手拎起对方的箱子, “我来吧。” 老者点点头, “感谢。” 陆时闲来搭话:“德国人吗?你刚才说‘thanks’的时候,发音比较独特,在我的印象中,在发‘th’音时,德国人通常会用‘s’或‘z’来代替。” 老者不由得诧异, “我才说了几句英文,你就知道我的族裔?” 说着,上下打量起了陆时。 他总觉得这个年轻小伙子有几分熟悉, 但对于欧洲人来说,亚裔长得大差不差,属实是难区分,再加上眼镜的滤镜,所以最终并没有认出来。 老者好奇, “你是日本人?” 陆时连连摇头道:“不不,中国人。” 老者“哦”了一声,说:“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啊,哈哈哈。” 这个说法让陆时有一些诧异, 20世纪初,中国在欧洲的形象并不好, 孱弱、 落后、 愚昧、 …… 而对方的第一反应是“历史悠久”,难免让人多看一眼。 陆时顺口回答:“确实悠久,上下五千年呢~” 老者:??? 他一脸懵, “上下五千年?算下来是一万年吗?” “啊这……” 陆时没想到对方是个数学小天才。 他赶紧解释:“‘上下’,指的其实是‘公元前后’,加起来有五千年。” 老者不由得皱眉, “小伙子,五千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你对其恐怕没有什么概念吧?我承认中国文明古老,但要说历史,就不能道听途说,而要有史料、证据,你觉得呢?” 陆时耸了耸肩, 他不准备跟对方掰扯。 原因有二: 一,当下的中国还没有完善的考古,即使有,也是欧美主导的, 当然,那是往好了说, 实际上,考古是真,抢劫也是真。 在大英博物馆的那几页《永乐大典》就是最好的例子。 二,欧洲人有几个真了解中国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