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八章 三分 (第2/2页)
曹仁、曹休、曹真三人都由大将军最后升为大司马。 更何况李农也加了录尚书事,地位更在石闵之上。 石鉴上位,石闵反而被打压,李跃不禁佩服石鉴的作死能力,而将石闵从武兴郡公封为武德王,也耐人寻味。 意思是你石闵的武功已经够兴盛的了,该积点德,讲点武德…… 这么一看,石鉴这人还挺幽默的。 李跃心中好笑,“如此看来,石鉴也坐不长了。” 常炜点头道:“非但石鉴,只怕李农也时日无多。” 李跃一愣,作死的不仅是石鉴,李农堂而皇之的压在石闵头上…… 李跃不会忘记石闵当初的那句:谁挡我路,定斩不饶。 现在李农已经挡在他面前了。 “李农若有不测,广宗势必离心,都督正可笼络人心。” “大善!”李跃点点头。 谋士的作用便在于此,能准确分析出河北形势,让李跃决断。 常炜实务不如周牵,治理不如刘启,却能举一反三,对河北形势洞若观火,补齐李跃最后的一块短板。
没有他在,李跃很难如此清晰察觉出河北形势的变化,而作出准确的应对。 “依先生之见,河北能安定一年否?” 黑云山膨胀太快,吃下去的东西还没完全消化。 李跃担心的不是河北大乱,而是河北大乱时,江东乘机北伐,那么兖豫二州就处于风口浪尖之上了。 细作从南面带回的消息并不乐观。 羯赵大乱已经拉开了序幕,江东和荆襄都在厉兵秣马,准备北伐。 褚裒虽然被吓退,手上精锐并未受损,江东朝廷以殷浩为中军将军、假节、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与历阳的谢尚正在筹措北伐…… 而真正的大鳄桓温,也通过朱序注视着北方。 吞并兖州后,与荆襄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的黑云山只是一条藤蔓,可以一条腿攀附在桓温这棵大树上,但现在黑云山成了一条大蟒,桓温还会继续暗中支持否? 虽然历史上他的第一次北伐是关中,但如今历史的轨迹已经改变,此前桓温屡次上表建康,明确指出要北伐中原。 朱序一支人马还在荥阳郡内,两边一呼应,桓温很可能就提着刀杀上来了。 一个殷浩李跃不怎么担心,但若再加上桓温,兖州就难免风雨飘摇了。 手上五十六万人口,心向江东至少一半。 如果石闵能拖上一年再动手,李跃就能准备更充分一些。 常炜摇摇头,“很难,石闵为人急躁,石鉴亦非安守本分之人。” 性格决定命运,石闵这种性格,肯定不会隐忍,两边迟早会动手。 “石闵虽不可规劝,然桓温却可谏言,属下愿南下荆襄,为其分析形势,游说其进伐关中或是洛阳,顺便为黑云山谋些粮食、军资。”常炜拱手道。 李跃稍作沉吟,殷浩的北伐路线肯定是兖豫,冲着许昌洛阳而来,而桓温却可以北伐关中。 常炜熟悉北国形势,他去游说桓温自然最好。 “那就有劳先生南下一遭。” “此乃属下分内之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