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3章 《情人》获奖 (第1/2页)
1980我的文艺时代在文讲所的日子第333章《情人》获奖翌日,林为民吃着早餐翻看最新一期的《综艺》,《综艺》是米国的老牌娱乐杂志。 林为民在上面发现了关于这一届戛纳电影节的消息,算算时间戛纳电影节这会儿也应该闭幕了。 《综艺》上刊登的也确实是戛纳电影业闭幕的消息,顺便还刊发了这一届获奖电影名单以及点评。 今年获得的金棕榈大奖的是导演罗兰·约菲的电影《传道》,评委会特别大奖给了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的《牺牲》,最佳导演给了马丁·斯科西斯…… 林为民逐个奖项的看过去,经过仔细寻找,他在一堆获奖名单当中找到了“lover”的字眼,《情人》这部电影总计收获了最佳摄影和最佳剧本两个奖项。 不算是最大赢家,但在一众获奖电影当中,除了那三四部获得重量级奖项的电影之外,《情人》所取得的这个成绩已经非常好了。 至少在《情人》之前,还没有华语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取得过这样的成绩。 六七十年代,李翰祥、胡金铨等几人的作品也曾经获得过戛纳电影节的奖项,但都是无关紧要的技术奖项,含金量不大。 心情愉悦的吃完了早饭,林为民正打算动笔写剧本,公寓内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接起电话,是杨梦的声音。 “林先生,真是不好意思,最近真是忙糊涂了,连打电话跟你报喜的事都忘记了。” 杨梦说着和林为民解释了一下。 《情人》参加戛纳电影节的行程本身就极为仓促。 电影节闭幕后,获奖结果出炉,《情人》成了来参加戛纳电影节的各大发行商追逐的焦点之一,这几天她一直在忙着这件事,已经确定了的发行国家就有米国、法国、英国、西班牙十多个国家。 但走的都是文艺片的路数,版权费并不高,胜在卖的国家多。 另外还有香江的上映事宜,《情人》当初是以最快的速度做完后制就参展了,如今载誉归来,香江的上映自然也要好好宣传。 “理解!真是恭喜杨女士了!” “应该是同喜才对。林先生,你给我一个地址,回头我把获奖的奖状给你邮过去,另外还有一份红包。” “红包就不必了。”林为民推辞道。 杨梦坚持道:“一定要的,最佳剧本奖可全都是伱的功劳。” 在电话里,杨梦还邀请林为民回国后有时间,再去香江走一趟,林为民只能婉拒。 一次出来两个月时间,今年之内他是不可能再出去了。 《情人》在戛纳电影节获得了两个奖项,虽然不是什么大奖,但也算是没白参加电影节,算是打出了身价。 从杨梦的语气当中就能听得出来,电影卖的肯定非常顺利,就是不知道能赚多少了。 愉快的聊完之后,林为民挂断了电话。 前几天光顾着投资《歌剧魅影》的事,剧本的创作进度耽误了不少。 林为民决定这几天都不出门了,好好在公寓里码字。 如此过了一个星期时间,时间已经来到了六月初,林为民终于完成了《追风筝的人》的剧本。 当他把完整剧本交到阿瑟·米勒的手上,老头儿喜不自胜,“林,你的效率可真是太高了!” 高吗? 这都快一个月了,才写完一部剧本,林老师心中莫名的竟然有点惭愧。 有了林为民的剧本,《追风筝的人》这部话剧的筹备工作也可以启动了,阿瑟·米勒开始忙了起来。 他也没忘了拉林为民的壮丁,几乎每天都会跟他讨论剧本的问题。 不过林为民每天大部分的时间还是闲着的,偶尔会坐车在纽约的各个区转一转,闲来无事,他想起了马克梦,给他打了个电话。 接到林为民的电话,马克梦激动的叫了起来,“林,没想到你真的来米国了。你现在在哪里,我真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你。” “我现在在纽约。” “我去找你!” “还是我去找你吧,我在纽约正好没什么事。” “不不,我还没好好去纽约玩过,正好这次去玩一玩。” 马克梦坚持开车来到纽约,他现在人在堪萨斯大学当老师,相当于是从米国中部跑到米国的东海岸。 对于老米来说,别说是穿越半个米国,就是开车横穿整个米国也是寻常事。 在纽约等了两天时间,林为民终于见到了久违的马克梦。 “林,我的朋友!”一见面,马克梦就情不自禁的给了林为民一个大拥抱。 林为民也有些激动,“老马,好久不见了!” “是啊,快三年没见了!” 拥抱过后,马克梦仍有些激动,仔细打量了一下林为民,“你好像没什么变化。” 林为民打趣道:“你倒是成熟了不少,怎么蓄起了胡子?” “你不觉得这样很酷吗?” 老兄,你是对“酷”有什么误解吗? 两人聊了好一会儿,林为民说道:“走吧,先把住的地方安排好,我再请你吃饭。” 马克梦哈哈笑道:“伙计,这里是米国,应该是我请你吃饭才对。” 他拉着林为民要上他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