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0章 鸣锣开市赚大钱 (第1/2页)
1980我的文艺时代在文讲所的日子第850章鸣锣开市赚大钱文华影视和国文集团给予职工们的折扣配股,有一半是出自文华影视的融资池,另一半则是两位股东李光复和徐枫的手笔。 文华影视要上市,除了国文集团,受益最大的便是他们这两位股东。 这天到公司认购股票的时候,冯晓刚碰上了章艺谋。 “章导,您认购多少股啊?”冯晓刚好奇的问道。 章艺谋老实的说道:“5万股。” 冯晓刚竖起大拇指,“您有眼光、有魄力。” 5万股股票就是近30万元,1999年这个时候等闲人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就算是能拿出来,也很少会用来炒股。 但章艺谋和冯晓刚他们不同,作为电影的绝对主创,他们与文华影视合作,电影只要赚钱,每部都可以分到不菲的分红。 这几年来,冯晓刚光是电影分红就拿了三四百万元,章艺谋就更夸张了,一部《英雄》他的个人分红超过了1000万元。 要是评选中国电影导演财富排行榜,章艺谋百分之百稳居榜首。 章艺谋老老实实的掏钱认购了5万股的股票,在他心里,这是支持文华上市,义不容辞但他没想着靠着这个赚多少钱,只要不亏钱就行了。 跟他有一样想法的还有佟钟贵,不过他家底没章艺谋没那么厚,买了2万股。 谟言认购的时候就磨蹭了,他觉得股票这事风险太大,有点不靠谱,但又不好意思认购的太少,抠抠搜搜的拿出了2万多块钱,认购了4000股。 冯晓刚是认购最积极的,他不光是自己认购了5万股,还想着从别人那里收点股份来。 他本来是想跟公司内部的人收,后来一想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管以后股票是涨是跌,这么做都有点不太合适。 于是就把主意打到了集团职工的身上,集团给职工们的优惠是5折认购,冯晓刚就6折收购,来来回回的倒腾了好几天,真就叫他收来了近1万股。 于华之前也认购了股票,以他的职务可以认购2000股股票。 结果冯晓刚收购集团职工股票的事传到了他耳朵里,他心里也不禁动起了歪心思。 冯晓刚怕瓜田李下,不好意思收购文华影视职工的股票。 巧了,于华也是这么想的。 然后他就把主意打到了谟言身上,为此于华专门请谟言吃了顿饭让他帮忙。 “你就不怕赔本?”谟言问他。 于华故作大方,“赔就赔了,就当是支持文华上市了。” 要不是了解他的为人,谟言差点就信了。 被谟言拆穿后,于华改口说道:“我们认购股票有折扣,赚钱应该是大概率的事件,就算是赔,也赔不了多少。” 谟言觉得这就是在赌了,他劝了于华几句,见于华执意如此,只好用自己的份额替于华买了些股票。 于华平价买了5000股,用的都是私房钱。 结果过了两天,冯晓刚和于华都接到了林为民的电话,当他们在林为民办公室门前相遇时,两人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冯导您先进。” “于主编您先进!” 两人互相谦让着,不知道的以为在这评先进呢。 最后于华一咬牙,说道:“罢了,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说完,他昂首挺胸、抬腿阔步走进林为民办公室。 冯晓刚看着于华悲壮的背影,忍不住伸出大拇哥赞一句:铁血真汉子! 十分钟之后,于华臊眉搭眼的从林为民办公室出来,关上门的那一刻,他立刻满血复活。 冯晓刚一脸忐忑的问道:“怎么样?” “嗐,就骂了几句,习惯了。” 冯晓刚追问道:“没说让咱们把股票给退回去?” “没有。” 冯晓刚这下放心了,挨骂不叫事,只要别让他把股票退回去就行。 他还指望着手里这些股票大发一笔呢! 对话结束,冯晓刚信心满满的走进办公室。 于华能挨的骂,他冯晓刚凭什么挨不了?他可是苦孩子出身。 等冯晓刚从办公室出来之后,他四处找于华。 这货光说挨骂,怎么没提罚奖金的事? 半个小时之后,一条小道消息在国文集团内部不胫而走。 据说通文社的于华和文华影视的冯晓刚私下收购职工们的认购股票,被董事长叫到办公室骂的狗血淋头,不仅如此,还取消了年底的奖金。 过了不长时间集团公告出炉,是一份对于华和冯晓刚的处罚通知,跟小道消息内容基本一样。 集团这么搞是杀鸡儆猴但却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 于华和冯晓刚冒着挨骂、挨罚的风险收股票,肯定是认准这里面有利可图。 熟悉这俩人的都知道,他们可都是精明人,怎么可能干赔本的买卖。 所以两人这一挨罚,反倒是坚定了许多职工认购股票的信心。 半个多月时间匆匆而过,九月下旬,距离今年的诺贝尔奖颁奖还有半个月时间,离文华影视在沪上证券交易所仅剩下两天时间。 这天上午,林为民登上了前往沪上的飞机。 与他同行的,还有文华影视的几位干将章艺谋、冯晓刚、佟钟贵、谟言,以及李光复这个文华影视的股东之一。 两个小时的旅程并不长,飞机降落在虹桥机场,于东带着车子和司机已经等在这里。 其他几人上了第二辆车,林为民和于东坐在打头的第一辆车里,于东介绍道:“我们现在走的是延安高架桥,一路直通市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