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两难的袁昊 (第2/2页)
成。” “我不造反!”刘胜放下铁锹大声的喊。 “你若是不造反,我们就一直跟着你,保证你的封地是藩王里面最富庶的。” “好,我们一言为定!” 就在四个半大小子为自己过冬的房子奋斗的时候,整个葛碑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 袁昊给每家每户都分了地,原本那些山脚下,容易被山洪泥石流冲走的人家,被强行迁徙进了庄子。 男人们全都被集中在一起,手艺好的专门砌墙,手艺差的去烧砖。 力气大的负责上房梁,力气小的负责搅拌砂石。 凡事都有阻力,袁昊的基建工程最大阻力就是用糯米水搅拌砂石。 饿怕了的庄户们顽固的认为,庄主这是在败家。没有砖瓦房,他们在茅草屋里面住了一辈子,不也好好的? “庄主,老汉活了一辈子,才吃几天饱饭。你不能这样糟蹋粮食啊!” “是啊庄主,闲时吃稀忙时吃干。前几个月,我们连这糯米水都喝不上。现在却要用来搅拌砂石?上苍会发怒的!” “庄主,留着粮食吧。我们不住砖瓦房了!”
“庄主……!” “你们听我说,我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做水泥。可那东西我一时半会儿的弄不出来,现在只能用糯米水和砂石。 若是不用糯米水和砂石,砖石粘接不牢靠,若是倒塌了会砸死人的。 只要粘接的足够牢靠,小一些的地龙翻身也是可以扛得过去的。” 袁昊苦口婆心的给庄户们解释,却收效甚微!反而被一群庄户,喷得体无完肤。 他们固执的认定,这就是个败家子。跟着这样的庄主,葛碑迟早会要饭,连以前的日子都过不上。 “不干活可以,明天全庄子都饿饭。从老人到孩子,干活儿才有饭吃。” 道理说不动,袁昊也怒了。脑子里稀薄的知识,让庄户们的目光浅得像雨后的水洼。 袁昊知道,七国之乱的那个冬天,要远比平常冬天冷。在北方的渔阳、上谷这些地方,甚至下了大暴雪。 这也是那年,匈奴没有迅速对七国之乱做出反应的原因。 同样,也是七国之乱最终没有成功的重要原因。 连苦寒之地的匈奴,都被特大暴风雪折腾的够呛,更不要说自己这些瘦骨嶙峋的庄户。 如果还是住在茅草屋里面,这些跟自己争辩的老人,还有那些脸色刚刚红润起来的孩子,有好多都熬不过这个冬天。 既然道理说不通,只有强项令了。 当天晚上,破天荒的食堂没人吃饭。 煮出来的粥,全都便宜了袁家那几头骟过的大肥猪。 “庄户们不惜绝食抗争,看起来主家真的触碰了他们的底线。”邓通和袁昊站在山山腰,俯瞰着坐落在东阳河边上的葛碑。 “哎……!”听着山脚下孩子们饥饿的嚎哭声,袁昊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主家此时断不可心软,若是此时心软,庄户们会以为只要他们团结,您就得让步。 让步这种事情,让了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直到被人逼到墙角。 那时候若是再反击,带来的痛苦会更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