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读书人_394 任务完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94 任务完成 (第2/2页)

热,有感觉了。

    小秦jiejie果然是我命中的贵人啊。

    打那以后,他就对秦淮茹来送饭有种迫切的需求。

    “是是是,您说的对,我这伤啊,马上就好了。等回家,做一桌好菜,谢谢秦姐这些天的照顾。”

    “这才像人话。”

    秦淮茹先是来到贾东旭身边,看着一言不发的贾东旭,打开饭盒,露出里面的鸡汤。

    贾东旭冷哼一声,见秦淮茹跟傻柱说话心里就不自在。

    要不是,为了活着,他…

    哼!

    “柱子,这是你的,赶紧吃啊!”

    同样一个饭盒,里面也是鸡汤,至于鸡rou根本没几块。

    “鸡汤啊,真好喝。”

    傻柱喝一口,仿佛美味,而后瞅着凸起的线条,伤口又疼了。

    就在这时,门外易中海走进来,看到这一幕很是欣慰。

    秦淮茹,做的不错。

    当然,若是拿着鸡rou都拿来,会更好。

    上次买了老母鸡,一大妈想到手心手背这都是rou,贾东旭跟傻柱都在一个病房里,给傻柱了,贾东旭能乐意?

    易中海也觉得不能这样,最后就将老母鸡拾到好了,一大妈准备送去。

    却没想到秦淮茹提出他去送,一大妈也觉得不错,她一老人,医院那地方是真不想去。

    秦淮茹拿着鸡rou回家,却是被贾张氏拦下。

    情况如何,易中海来医院的时候,两个病人就只能喝汤了。

    至于rou去了哪里?

    唉,摊上这样的婆婆,谁也没办法。

    “一大爷,我啥时候出院…”

    傻柱不想在这里多待,不仅身体难受,大晚上的每个人呸不说,隔壁时长传来恶心味,他是快受不了了。

    “医生说了,再住两天。”

    易中海让傻柱心里哀嚎,但下一秒却是如释重负。

    “淮茹,东旭出院手续办好了,你去交钱,明天早上找人抬回去。”

    秦淮茹一愣,随即眼睛红起来,泪水落下。

    易中海见了,长叹一声,“算了,这钱,我先给你们垫上。”

    “一大爷,谢谢您…”

    周四。

    杨小涛洗漱的时候,就看到阎解成刘光天几个被易中海领着出门。

    这几个人也不是无偿帮忙,听刘家小媳妇八卦,昨晚上易中海找人,没人愿意去的,最后还是一人两毛钱,这才愿意跟着。

    几个洗菜做饭的大妈继续八卦着院里的事,但无形中表明,易中海在这院里的威信逐渐降低。

    以前,他找人干活,谁敢拒绝?

    可现在,呵呵。

    这就是人心啊。

    杨小涛来到轧钢厂,将交流团的人分散到各个队伍中,开始为生产车间安装暖气炉。

    杨小涛更是主持办公楼的安装事宜,还要不时到各个车间进行检查。

    最后,更是带着刘书记带来的三人亲自指导,三人只学习,不多说,不多问,双方都恪守着底线。

    不过杨小涛也看出来,这三人在走路中总是若有若无的将他护在中间,杨小涛可不认为是在保护自己,应该是一种职业本能。

    而且他们询问的问题,不是暖气炉的安装流程,更多的是存在可能的安全隐患。

    这更加坚定了杨小涛的猜测。

    一连几天,众人都在紧张忙碌中度过。

    周五

    办公楼的暖气炉安装完成,试验过后,没有出现问题,办公楼的暖气炉成功。

    这让亲自参与的交流团人员大受鼓舞。

    三人学会后,就稍稍离去,杨小涛也当没见过三人。

    周六

    轧钢厂安装的暖气炉陆续成功,中间虽然有问题暴露出来,但很快就会得到修理。

    在这修理的过程中,交流团的人也学到许多东西。

    等所有人都觉得学会了暖气炉的制造安装,这次交流的任务已经完成大半。

    至于最后一环,暖气炉的维护检修保养工作,杨小涛让娄晓娥将轧钢厂的规章抄写了29份,在结束的时候发给众人。

    这也是娄晓娥几天的工作,抄完这些,手腕都快累断。

    周日上午

    大领导和田主任再次莅临轧钢厂,作为这次检验的成果,亲自带人巡视了车间暖气炉的使用情况。

    尤其是办公楼中,暖气片安装完不仅暖和,而且也比炉子美观。

    对此,田主任非常满意,一个劲夸赞轧钢厂做的好,这次交流成果很成功。

    大领导更是满意,不过没有表现出来。

    上午视察完毕,众人再次齐聚会堂,进行会议总结。

    按照惯例,杨佑宁开厂说了两句后,主要是对此次交流做了简单汇报,顺便夸赞了两句交流团的人。

    轮到田主任后,同样是对轧钢厂的一番感谢。

    两人颇有商业互吹的嫌疑。

    最后,轮到大领导上台,开始做会议总结。

    大领导也没拿捏,先是夸赞了轧钢厂为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看到了同志们的努力准备,辛勤付出。

    然后盛赞了以刘书记杨厂长为首的轧钢厂领导班子,带领轧钢厂克服困难,为国家建设保驾护航,获得上级肯定。

    下面刘怀民等人都是心潮澎湃,没有什么比人民、上级的肯定更让他们欢欣的了。

    杨小涛同样如此,虽然自己的东西被山寨了,看起来是损失了,但最后肯定是利大于弊。

    这些天的交流下来,杨小涛认识了更多的人,他们都是各个厂的精英,天南地北的,以后这就是人脉。

    若不是现在通讯不便,杨小涛都想搞个群了。

    到时候他当群主,有啥事在群里喊一声,那不容易解决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