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 去我家试试 (第2/2页)
又看向蒸汽机。 “我让他停的,等会检查看看。” 杨小涛开口解释,孙国点头,“老了,不能熬夜了。” “要是以前攻坚时候,三晚上不带合眼的。” 孙国唏嘘着,起来活动身体。 三人又等了一会儿,蒸汽机的温度降下来,杨小涛带上眼镜开始扫描,检查蒸汽机是否有问题。 孙国两人则是去食堂准备整点吃的,留下杨小涛一人忙活。 将蒸汽机扫描一遍,除了飞轮连接处需要上油,防止磨损外,其他地方没有问题。 杨小涛给蒸汽机上油,随后便去一旁检查打井机的部件。 钻井机的主要部件是联动装置,将蒸汽机产生的机械动能传递到钻头上。 钻头由两瓣厚实的钢板焊接在一根直径五厘米的钢管上,整个钻孔打下去可以打出直径十五厘米的孔洞。 钢管另一头留有螺纹,可以不断将同样的钢管连起来,使之不断向下延伸。 过程说起来简单,但想要安装还是很费事的。 杨小涛这边忙活着,轧钢厂的四人组已经陆续来到办公室。 昨晚上杨佑宁跟刘怀民都没睡好,尤其是刘怀民,今早上的红血丝布满眼白,可精神却是不错。 就像吃了兴奋剂一般,明明身体疲惫着,可精神很亢奋。 两人跟徐远山和陈宫说了蒸汽机动力的情况。 这下徐远山明白了,为啥昨晚上要测试两次了。 四人商量一番,决定这事暂时先不说,毕竟这么小的蒸汽机有这么大的马力,实属不正常,还是实际测试一番再说。 于是,四人商量着先去车间看看,等杨小涛将打井机搞定,实地检验一番再说。 随后四人便前往一车间。 这时候,孙国两人回到车间帮忙,一个个部件快速安装。
等几人来的时候,杨小涛已经关键的联动装置装在蒸汽机上,正准备实验。 “厂长,书记。” 三人赶紧上去打招呼。 “打井机装好了?” 杨佑宁看着正在安装的打井机,上前左右转转,开口询问。 “嗯,主要部件已经装好,正要测试下。” “至于连杆和钻头,需要实地试用。” “而且,这蒸汽机分量不低,最好安装固定在车上,这样方便运动,还能给予一定高度,打井更方便.” 杨小涛在一旁说着自己的见解,杨佑宁听得认真,也在考虑着。 没一会儿,一辆卡车来到车间门口,徐远山招呼保卫科的三人将昨天测试的蒸汽机搬下车,安放在一车间里。 “要不装在卡车上?” 陈宫看着卡车,眼前一亮。 杨小涛听了,也觉得不错,卡车运输方便,而且车厢的高度正好,还可以装载钢管和钻头,一举多得。 可这想法刚提出,刘怀民就摇头拒绝。 “咱们厂的卡车都是有数的,任务不少。” “再说了,这上山下乡的,卡车未必上的去。” 几人一琢磨,觉得确实如此。 尤其是乡下可没有公路给汽车跑。 “要不用地排车吧。” 杨小涛最后提出意见。 地排车方便行动,只要套上牛马,就蒸汽机加上部件千百斤的分量,上山下乡不成问题。 而且地排车也可以用木头撑住,形成一个稳定环境,完全可以当成蒸汽机的工作平台。 “小杨的这个建议不错。用地排车还实惠,可以试试。” 杨佑宁率先同意,转身对徐远山说道,“你们后勤给安排下。” “对了,联系牧场那边,就以轧钢厂的名义,搞一头骡子。” 杨佑宁说完,看向杨小涛,“咱们工人也要支持农场建设嘛。” 徐远山回过味来,笑着离开。 杨小涛则是感激的说道,“厂长,这可是帮了大忙了,谢谢您了。” 杨小涛高兴是有原因的。 别看杨家庄三个村合并成了农场,农科院的人都在里面工作了,但向上级请求支援耕牛马驴啥的到现在也给了两头毛驴。 而且还是给其他俩村子的。 至于杨家庄子,并没有补充牲畜。 可见这些牲畜的稀缺。 现在,杨佑宁能够以轧钢厂的名义去要骡子,若真能要出来,那这对于杨家庄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先别急着谢,东西给你准备好了,可得拿出真材实料来,不然.” “厂长,您放心,绝不给您,给轧钢厂丢脸。” 杨佑宁笑着点头,和刘怀民对视一眼。 两人心照不宣,一旁的陈宫看的明白,杨小涛还是太年轻了,又被两个老狐狸算计了,给人打工还感谢俩人。 唉 他怎么就没这当狐狸的命啊。 看着杨小涛那欣喜的模样,陈宫无奈摇头。 杨小涛只有一个啊。 这解决了运输问题,那选择在哪里实验就成了问题。 几人针对这个问题商量起来。 按照杨佑宁的打算,就在轧钢厂找个地方打个洞试试就行,哪知杨小涛走上前来嘿嘿笑着,“厂长,要不去我家试试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