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77 办法总是有的 (第1/2页)
轧钢厂,厂长办公室。 虽然是周末,但作为轧钢厂的领导层,四人还是被叫了回来,关在办公室里,一直开到现在。 屋子里烟气弥漫,几人脸上原本的兴奋渐渐变得凝重。 “话已经说出口,首长都知道了,事情已经打了包票。” “这事,不干不行。” 杨佑宁斩钉截铁的说着。 “不仅要干,还要干好,干的漂亮才行。” 身边轧钢厂四人组听着,沉默应对。 刘杨二人回来后,就将徐远山跟陈宫叫来说起拖拉机的事情,两人听了也是兴奋。 可随着计划的落实,你一句我一句,这个没有,那个不行。 一个个困难就摆在眼前,四人的心也慢慢冷却。 困难太多了,甚至他们都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 “办法总比困难多。” 沉默片刻,刘怀民坚定心神,此时犹豫不得。 “当年北边的连车壳子都做不出来,最后还是用水泥浇灌出模具,用锤子一锤子锤敲出来的。” “咱们轧钢厂上万工人,趁手的机器设备这么多,难不成还不如北边的制造厂?” 这话说的,有些提气。 但在场的都是明白人,北边人家那是专业的,他们轧钢厂,只能是业余。 不过,气可鼓鼓不可泄。 一旁徐远山面色沉静,“我觉得还是要组织专门人手,抽调精干人员组成突击队,专门搞这个。” “对,老徐说的有道理。现在车间里的任务量不如以前,而且暖气炉跟压水井已经立项,就凭这两个项目,上面给咱们厂的指标肯定能超额完成。” 陈宫也是说出自己的意见,“何况现在打井机也被农科院看重,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回下来指示。” “如此,原本的任务会相应减少,正好抽调精干人员出来。集中搞这个拖拉机。” 见两人都同意,杨佑宁满意点头。 这就是统一思想的好处,几人心里都装着工厂,装着大义。 要是这里面有个李怀德那种坏事的,什么事都干不成。 “老刘,你看人手问题怎么搞?” “这个简单,杨小涛领头大家没意见吧。” 几人点头,他们对这拖拉机是没一点头绪,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来做,他们做好调度就行。 “杨小涛可以。” “但我觉得,研发组还是太少了,得加人。” 刘怀民说完,徐远山点头。 “技术员,车间工人,都要有。我觉得,像刘师傅这样的钳工,可以都加进去。” 徐远山说完,陈宫也点头同意。 这些轧钢厂的“宝贝”,现在上了年纪还在车间里奋斗,要是哪一天伤着了,他们得心疼死。 “这事可以。而且工程师这边陈斌这段时间驻场,让他也加进去。” 刘怀民又加了人。 杨佑宁低头一算,这样下来,这研发组从两个人猛然涨到二三十号人啊。 这数量可不小,还不如重新组建个部门呢。 将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刘怀民沉思片刻,点头说道,“可以跟上级汇报,组建一个新部门。” “这样也算是正规,工人的积极性也会提升。不像现在,一个研发组,其实就是个小组长,听着就不正规。” “还有,总得给安排个办公场所吧。” 这话说出来,几人都沉默着。 原先还可以在杨小涛办公室里,人一多哪能放的开? “人手抽调一步步来,车间工人可以先干着。等杨小涛那边有了消息,再逐步召集,现在先设计拖拉机,人不用太多,四五个还是能摆放下的。” “要是真的搞出来了,咱们现在的车间可不够用的。” 杨佑宁冷静说着,其他人听到最后都是点头。 拖拉机生产可不是小事,最后说不得,真的要组建新车间呢。 几人又商量一会儿,能想到都记下,需要准备的都做好分工。 直到晚上九点多,才离开办公室。 四人脸上虽然疲惫,但都露出了笑容。 “接下来,就等杨小涛的好消息了!” “老杨,你对小杨很有信心吗?” “不是有信心,是,咱没别的人用啊!” 第二天,杨小涛起床,看着冉秋叶在忙活早饭,起来走过去抱住。 “这么早起来啊!” 冉秋叶拍来往上移动的手,“这还早呢,太爷他们都是打井了。就你赖在床上。” “这不是昨晚太累了嘛!身体怎么也得恢复恢复不是。” 杨小涛脑袋搭在冉秋叶脖颈上,可能是小薇分身的存在,冉秋叶现在的皮肤白净,充满光滑,摸起来带着弹性。 这种变化,就连冉秋叶也感到惊奇,却归到怀孕上。 冉秋叶听了伸手掐着杨小涛胳膊,“还说,还说,以后不给你弄了。” “好好好,我不说了,总行了吧。” 杨小涛求饶,末了又趴在冉秋叶耳边小声说着,“不说了,就弄哈!” “你…” 杨小涛笑着跑开,去洗脸刷牙,准备吃饭。 等吃完饭,冉秋叶去学校上课,杨小涛在家里先是将猪喂了,然后去了隔壁大队部里面。 高玉峰领着农科院的人就在大队部里住下,现在有了更多的水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