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改变一代人的高考 (第2/2页)
车宏轩和每位参加高考的考生们一样,埋头苦学。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一日,早上开始就下起了鹅毛大雪。 爸爸mama和车宏轩同时起来。 mama有几分兴奋地:“丰年好大雪啊,看来今去考大学一定会有好运!” 车宏轩知道mama一直比自己还有信心,便笑了:“大家都享受一样的气,不可能都有好运气吧?” mama:“即便不能都去上大学,起码大家都有了盼头。学校能公平考试,明以后社会在各个方面都会走向公平,凭本事吃饭。” “也许真的这样。” “我给你包饺子,你吃了饺子就能走幸运,不定就能考上。如果真有那么一,不别的,就这口气一出我和你爸就能多活十年!” 车宏轩鼓起勇气:“如果我考不上,不别的,我们大队不会再有人能考上,那样这高考就是一件可望不可即的事,纯属于子虚乌樱这么吧,只要公平我一定让你们多活十年,今年考不上我明年继续努力,坚决考出去。” mama:“我看你和张老师是最有希望的,好好努力吧!” 爸爸一边忙着一边插话:“考试无常,别抱太大希望,到时候考不上容易憋个好歹的。我听过去有个杀猪的,膝下有一子非常聪明,读书那是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可就是考试不行,进去就懵,总感觉有很多猪围着他‘哼哼’。后来他老爹改行了,那孩子也就考好了。” mama笑了:“你这的是什么话?驴唇不对马嘴!那是不能随便杀戮,如果随便杀戮会有报应,我们家又没做屠夫,更没有杀人越货那些肮脏事,哪会遭报应?” 这,车宏轩和所有考生一样,带着砰砰乱跳的心走进考场。第一场数学考完,他傻了。经过他和张老师、李思雨核对,估计最多考三十分,嗓子当时就冒烟。带的饺子在饭盒里,他打开几次拿起又放下,吃不下去啊。 张老师:“你不要上火,不要有思想负担,否则后边的几张卷更答不好。你报考的是文科,数学能考出这个成绩就已经不错了。你一定要继续加油,一定要把语文、政治和史地这三张卷答好。”
车宏轩点点头:“好的,我一定会努力!” 车宏轩记得,张老师曾经告诉他,语文要把记叙文写好,政治要侧重政治经济学,历史要注重近代史,地理要搞清楚辽宁省的交通路线和港口,这些都对车宏轩的高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后边的三张卷车宏轩答得都不错,能不能考上那就只能听由命了。 张老师分析认为,大学可能性不大,大专不好,中专应该问题不大。 没什么犹豫,高考结束的第二,车宏轩马上回队上班。 他首先来到养鱼池,见冰面下沉,应该是缺水了,便跟饲养员打开水泵给养鱼池加水,然后和饲养员一起把冰面上的雪打扫出纵横交错的通道,让阳光能照到冰下。在这些通道上,又打出很多冰窟窿,避免鱼在冰下缺氧。 砖厂还在正常运行,用不到他过多cao心。 藏有塑料大棚,还有地窖,这需要每都打理,他去这里参加劳动。 临近春节,在车宏轩的建议下,队选个良辰吉日开始打鱼。 这是雪后初晴,虽然是数九隆冬,可晴空万里,阳光铺满养鱼池。 社员们精神振奋,都希望看到出鱼那一刻。 车宏轩借来一张网,社员们兴高采烈地打冰窟窿,准备下网。 车宏轩老远就看到张老师推着自行车来了,他知道肯定是来找自己的,便就迎了过去。 张老师:“你还在这里忙啥?告诉你,你的入学通知书到了。” 车宏轩一下愣住了,几乎不敢相信,仰起头对长长叹一口。 “通知书到公社教育组了,你赶快去取吧。是浑河市的一家学校,属于中专。”张老师两眼满是喜悦的目光,“我们公社你是第一个接到通知书的考生。” “你呢,”车宏轩焦急地问,“张老师你的呢?” 张老师笑了:“也许是没到,也许是没考上。” “那一定是没到。等我一下,告诉他们一声。” 车宏轩并没有告诉孟队长考上的事,只是临时有事。 “去吧去吧。”孟大愣子挥挥手,因为这时候车宏轩在不在根本不重要了。 车宏轩高高兴兴和张老师一起回家去拿户口本。 mama听考上了那种高兴不言而喻,但在张老师面前却表现得非常平静,对张老师:“我家宏轩能考上全是你教育和鼓励的结果,这件事我们家没齿难忘!” “别别,别这么。”张老师客气一下。 车宏轩送走张老师,立即到公社取了录取通知书。 拿到通知书后,他径直来到邮局,把电话打到王秀的学校,告诉接电话的人,请王秀下午四点半来接电话。 离开邮局,他快步走到粮库,让爸爸早一点高兴。 下午四点半,他再一次给王秀打电话,还是没找到人。他难以压制心里的激动,干脆坐上晚车去大连。令他失望的是仍然没有见到王秀,因为王秀已经出国留学了。 这以后,张老师、李思雨和其他被录取的考生陆续接到录取通知书。 队的鱼确实像车宏轩的那样,打出来产品鱼一万多斤。 这时候的车宏轩已经是名声大振,都他干什么像什么,日后肯定能平步青云。 为了感谢队对自己的关照,车宏轩特意在家里宴请了孟队长、会计和几位组长,对他们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孟队长:“不管你日后当了多大官,不要忘了我们这块土地,不要忘了乡里乡亲。我们不图借什么光,跟着你借个名就满足了,明我们这里是好地方,出人才!” 车宏轩挨个给大家一一倒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