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革宋_第176章 教学改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6章 教学改革 (第2/2页)

我这个有钱人来试试吧。”

    孙复笑了笑,“四郎,你这有钱人要说不看重钱,我是不信的,我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办学校?”

    徐硁觉得两人越谈越融洽,完全没有刚才的生疏,他笑着说道,“我这还不是想笼络住我的那些盐工吗?他们在海州晒盐,只要他们的孩子在我学校里吃得好,学得好,未来能有一个不错的前程,他们就会为徐家和大宋保守住晒盐的方法。”

    孙复皱了皱眉头,“看样子,外面盛传四郎在郁州岛晒盐之事是真的,你大可不必把这件告诉我。”

    徐硁摆摆手说道,“孙老师不是外人,况且明年年中整个海州的海岸都会陆续出现晒盐的盐田,这个秘密守不了多久。”

    孙复见徐硁完全不在乎晒盐之事,他也就没有再去询问晒盐细节,他把目光转移到学校授课方案上,“四郎,小学五年,中学三年,这安排没有什么,可是你这算学是否太多了,怎么能一直持续到八年,这美术,体育还能看得懂,可这理学,化学,几何学是何物?”

    徐硁也是无奈,他也不知道如何准确的解释,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算学是一切真实事物求真的根本,它是所有学科之母。”

    孙复一听徐硁这么说就不高兴了,他赶紧制止徐硁发言,“四郎,算学这种旁枝末节怎么能与儒学相比,儒学才是一切的根本,你这是犯了根本错误,切莫在外面说出这种话。”

    徐硁就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范仲淹当年也是告诫他不要乱说,“还有哲学啊,哲学是学科之父,儒学是哲学范畴,儒学能否发扬放大就看孙老师的能力了。”

    孙复被徐硁什么学说,又是什么之父之母的搞的一头雾水,但是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要求课表之中排入更多的儒学课程,徐硁当然不会同意,他的教学计划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他可不想让自己的学校成为儒家分舵,最后两人互相妥协,其实孙复对于这份教学计划已经很认同了,他非常想试试新的教学方式,只是心中儒家的那根刺不停的挑拨自己的神经,他才硬是要加课,最终每月一号,十号,三十号的下午第一节课,由孙复在学校开设大课讲儒学。

    两人每天都争吵学校的每一个细节,徐家庄园的改造也终于开工了,原本只接收盐工子侄,几个在庄园干活的瓦工和木工听到这里的整个教学安排有了想法,毕竟孙复和徐硁和斗鸡差不多,每天都在学校中转悠讨论吵架,他们请求让自己的孩子加入学校,徐硁本来想不想接收,但是其中一位瓦匠的话让他觉得自己真是浅薄,“东家想要的,也是我们这群匠户想要的,我们的工作对于算学要求不低,我们也不比任何人差,我们的技术没人能够替代,没有我们做的活计,每一个人都要受冻挨饿,我们希望以后工匠不在被看不起,我们希望我们的后人能够站出来大声说我是工匠。”

    徐硁赶紧躬身道歉,并表示只要大家有适龄的儿童都可以进学堂。

    孙复忽然觉得这位瓦匠说的很有道理,他以前为什么没有过思索这些问题呢?

    徐硁的小学终于开学了,扬子学堂,两个年级,二个班,共计五十三人。

    二年级是徐硁最先收下的十一名弟子外加匠户中较大的四人共计十五人。一年级一班三十七人。

    火红的太阳这时再也不是活力的象征,它更多是的是让人恐惧,干旱从去年的初夏已经有所征兆,整个中原地区的农业都半死不活,其中淮南路的宿州,亳州,泗州,寿州,楚州尤其严重,这五州虽然湖泊众多河流不少,但是因为运河从这里穿过,为了维持漕运的安全,运河边的湖泊都是作为水柜在使用,没有中央的命令谁也不能抽取湖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