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孙策之死 (第3/3页)
br> 孙策缓缓地醒来,看到众将都围在身边。
“主公,主公保重啊!” “众位将军,我,没事……你们都下去吧,我有话要和夫人。” 众将退下后,屋里只剩下大乔、儿子孙绍和母亲吴国太。 孙策摸着儿子的脸膛流下了眼泪,他想起了已逝去的妻子刘珉,刘珉在孙绍三岁时因病离世,至今已有五个年头,刘珉去逝时孙策刚好为讨要父亲的旧部到袁术处,孙策在外带兵东征西讨好几年才回到丹阳,孙策总感到对不住妻子刘珉,也对不住儿子孙绍,现在总算能和儿子在一起了,没想到自己又被jianian人所害,想想自己的命运竟和父亲孙坚相同,孙策不由有些悲哀。 “父亲……” “绍儿,为父恐怕不能再照料你了,以后要听你姨妈和你奶奶的话,长大后要做个坚强的人,做个顶立地的男子汉……” “是,父亲。” 孙策看了看大乔,道,“夫人,我恐怕不久将离于人世,对不起了……” “夫君,不要了……” 孙策道,“我想,在我走之后,将统领江东的权力交给二弟孙权……” “将军,可你有儿子啊!”大乔打断了孙策的话。 孙策道,“江东刚刚平定,人心不稳,绍儿还,没有能力统领江东,如果绍儿坐领江东,恐江东又乱,那样,我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东将会付诸流水,到时会祸及满门,得不偿失啊。” 大乔流泪道,“夫君放心,我记下了。” 孙策又对母亲道,“母亲,孩儿不能为母亲尽孝孩儿之错呀,望母亲原凉……” 吴国太流泪道,“策儿不要想那么多,策儿没事的。” “母亲,叫张昭进来……” 张昭走进,跪在孙策面前,眼珠子都哭红了,“张昭叩见少主公,愿少主公早早好起来。” 孙策道,“子布,我欲把江东之位传给孙权,如果孙权不能胜任,请先生取代他的位置,无论如何,都要保住我江东啊!” “少主公莫讲这些,子布愿效犬马之劳,辅佐二公子。” 孙策又看看母亲,“母亲,叫孙权他们进来……” 孙权与三弟孙翊、四弟孙匡及众将走进,孙策冲孙权召召手,“二弟,过来……” 孙权来到孙策的床前扑通跪倒在地,孙策让大乔将印绶取来,接过,对孙权道,“二弟,我恐怕不行了,我走之后,这江东就由你来统领,我知道,率领江东之兵,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所轮,用以守卫江东,我,不如你。二弟要尽听善言避讳人,使我江东长存鼎盛,不辜负先父与我的愿望……” 孙权哽咽着道,“是,大哥,弟,谨听使令。” “二弟,请你记住我的一句话: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二弟,来,接印绶。” 孙权泣不成声,跪接印绶,孙策又嘱咐道,“二弟,你嫂子和绍儿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待他们。” “是,哥哥……” 孙策又唤二兄弟道,“二位兄弟,从今以后,你们要尽心辅佐你二哥,要团结一致,不得争权相斗。” 孙翊、孙匡哭拜道,“哥哥放心,我们当全力辅佐二哥。” 孙策又对众将道,“各位将军,我走之后,要好好辅佐孙权,拜托各位了。” 众将齐齐跪倒,哭泣道,“怎敢不竭尽全力。” 孙策想起了周瑜。他已令人去巴丘传周瑜回来,巴丘离丹阳有千里之遥,孙策想等周瑜回来叮嘱他几句,可是,孙策自感不好,恐等不到周瑜回来,便对大乔道,“我真想等公瑾回来,恐怕等不到了,夫人,等公瑾回来,你告诉他,要他好好辅佐二弟,你也要好好辅佐二弟,不要辜负了我的愿望……” 是夜,孙策离开人世,享年二十六岁。 次日,孙权仍在悲泣之中,张昭劝孙权,安排丧事,一面着人去许都向皇上呈报,把孙权继立的事表达给皇上。 至中午时分,周瑜率本部兵马赶到,周瑜哭拜在孙策灵柩前。 大乔过来劝慰,大乔便把孙策对周瑜的遗嘱告诉周瑜,周瑜哭道,“周瑜怎敢不效犬马之劳。” 一会儿,孙权走进灵堂,周瑜过去参拜,孙权双手扶起,道,“公瑾莫忘了先兄之遗命。” 周瑜拱手道,“先主之遗命,怎敢忘怀。” 孙权便拜周瑜为中护军,与周瑜一同到军队里去巡视,各军这才安定了下来。孙权接任了孙策的权力,因孙策兼为会稽太守,孙权暂时不能前往任职,便由会稽功曹简雍代为任太守一职。 周瑜向孙权推荐了好友鲁肃,孙权便拜鲁肃为幕僚,鲁肃又引荐了诸葛谨,孙权留下任用。 为孙策发完丧后,孙权宴请众卿及将领,待宴席散后,孙权把鲁肃悄悄地叫回来,两人于床榻上盘腿而坐,孙权给鲁肃倒上茶,两人对饮,孙权问道,“当今汉室衰微,曹cao挟子以令诸侯,四方豪强割据,在这种情况下,你我该怎么办才好?” 鲁肃道,“现在大乱,汉室已有名无存,曹cao与袁绍两大阵营对垒还没分出个高低,但是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此时将军可安心经营江东,存积实力,以长江作为险可鼎足而立,待等到雄壮之时将军可跨过长江北图中原,建立与汉高祖一样的伟业。” 孙权大喜,遂升任鲁肃为功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