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4章,曹cao平定冀州(4) (第3/3页)
/br> 辛评、辛毗与郭图不放心袁谭,便跟随其后,几个人见袁谭痛哭心中也不是滋味,辛评道,“将军,送信的使人还在楼下等候,您是不是给他回个话啊?” 袁谭道,“我无话可讲,让他走吧。” 使者回到邺城,便来见袁尚,袁尚问,“袁谭可有悔过之意?” 使人回道,“只听袁谭登城痛哭,他什么也没有答复我。” “哼!袁谭心中对我还有恨意,如此之人,留在身边也是个隐患,来人,传众将上堂。” 于是,袁尚亲率三万大军前去攻打袁谭。 袁谭又败,退往平原,袁尚又引军攻来。 至平原城下,袁尚令军队摆开阵式,到城下讨敌叫阵。 袁尚大叫道,“袁谭,现在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放下兵器投降,否则,就别怪弟不客气了!” 袁谭在城楼上道,“袁尚,你不要欺人太甚,别忘了我是你的大哥!” “大哥,大哥又怎样,不听从指挥,那就是违反军纪,一样会受到惩罚的!” 辛评对袁尚道,“三公子,你步步紧逼追杀自己的兄长这就是你冀州牧的胸怀吗?你这样做会亲者痛仇者快让曹cao高心!” “我管不了那些,来人!给我攻城!” 袁尚一声令下,三军齐上,盾牌手掩护着驾云梯攻城。 城上万箭齐发,袁尚兵伤亡残重,袁尚只得引军后撤。 袁谭见袁尚只是后退并无退军之意,便召手下谋士将军商议对策。 袁谭道,“现如今我与袁尚已是水火不相容,袁尚逼人太甚,欲置我于死地,我想归降曹cao,你们看怎么样?” 辛评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别无选择。” 袁谭道,“那由谁前去黎阳向曹cao投递降表?” 辛毗道,“将军,在下愿往。” “好,”袁谭喜道,“那就有劳足下了。” 深夜,辛毗悄悄出北门向黎阳的方向而去,行了一夜,黎明时分到达了黎阳。 辛毗见到曹cao的时候正值红红的太阳升起,曹cao闻听辛毗来见,忙跑着迎出营帐,他一边对杨修道,“太阳刚刚升起辛毗就来了,好兆头啊,冀州将要破了!” 杨修倒对曹cao的这种爱才如饥似渴的举止习已为常,前几年许攸来投时,曹cao不迭穿鞋光着脚丫就跑了出来,今曹cao还好一些,没忘了穿鞋。 看见辛毗,曹cao先是深施一礼,辛毗赶忙还礼,曹cao上前一步抓住辛毗的手,喜道,“辛毗,我早就想见到你了,前些年我召你到京师任职你没去,你现在才来见我,让我好等啊。” 辛毗道,“辛毗何德何能让曹公惗记。” 曹cao道,“谁不知道你们兄弟二人是颍川名士,荀彧多次提到过你,来来来,辛先生请坐。” 进到屋内,曹cao请辛毗落坐,辛毗将袁谭的书信呈给曹cao,曹cao看罢大喜,“好,好,我接受袁谭的投降。” “多谢曹公,”辛毗道,“曹公可知道袁谭、袁尚反目的原因吗?” 曹cao道,“略有耳闻,但闻详细。” 辛毗道,“袁绍在病重时曾急召袁谭回邺,看来袁绍是想传位于长子,但还没等袁谭回来,袁绍已经死去,袁尚接位也只是审配写的所谓袁绍遗嘱而已,并不可信,因此,袁谭与袁尚两人便有了矛盾,以至兵戈相见。这也就明废长立幼容易产生动乱。” “嗯,佐治所言极是。” 辛毗又道,“现河东太守郭援战死,高干退守并州,袁熙在幽州自保,袁尚与袁谭两兄弟又相互攻伐,冀州已成一盘散沙,曹公何不趁机攻取冀州?” 曹cao道,“我正有此意。辛先生,听闻袁谭有一女儿年方十二,可否已有婚约?” “没樱” “哦……好,辛先生啊,这次你来你就不要回平原了,留在我的营中吧,你看如何?” “多谢曹公抬爱,辛毗愿为曹公效劳。” “好,哈哈哈哈,来人,领辛先生下去休息,将蒋干叫来。” 蒋干进见曹cao,曹cao道,“今袁谭派辛毗来纳降,我已接受,我委任你为特使,挟带我的书信前去平原与袁谭联络,封袁谭为青州刺史,另外你还要为我办一件事。” “主公请讲。” 曹cao道,“袁谭虽降,但我担心其意志不稳定,所以,我想与他联姻,袁谭有一女儿年方十二,我有一子曹整,年方十二,他们二人正好相佩,我要你到了平原,把这门亲事成,将袁谭的女儿带回来。你看怎样?” “属下遵命。” 蒋干领令,即刻起程前往平原,等到了平原,将曹cao的委任书呈给袁谭,并将曹cao为其子向袁谭女儿求婚的事一,袁谭大喜,设宴款待蒋干。 蒋干恐怕夜长梦多,便连夜带着袁谭的女儿悄悄出城,由袁谭一路护送离开了平原。 曹cao在接到了袁谭的女儿后,便分兵两路去取冀州,一路由大将曹洪率领,引军三万,去馆陶设伏,决定在此阻击从平原返回援救邺城的袁尚大军,自已则亲率三万大军从黎阳出发,去攻打邺城,欲以围点打援之计消灭袁尚,以解平原袁谭之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