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三刘同盟 (第2/2页)
荆州、刘扬州皆是英豪、武烈之人,见之或有裨益。” 见二人嘀咕,刘璋又问道:“孝直意下如何?” 法正见张松向自己拼命挤眉,遂是拱手说道:“使君若不弃正卑鄙,某愿以口舌之利,出使荆楚,合三家之好,勠力御曹。” “善!” 刘璋鼓掌而笑,说道:“此行当备上厚礼,切莫有失。” “诺!” 众人议事结束,张松寻上法正,二人为伴而行。 张松心情甚好,说道:“今孝直出使荆楚,不知其中深浅否?” 张松与法正关系甚好,二人皆自感怀才不遇,无明主赏识。但法正为人睚眦必报,因而于士人中口碑不是很好。 法正瞥了眼张松,说道:“子乔之意,正岂能不知。然欲求明主,何不自往?” 张松露出笑容,说道:“松不识明主,妄投曹cao,受其折辱。孝直能识于人,今出使荆楚,可观刘荆州之才干,看是否为你我之主。” 法正沉吟半响,说道:“以正观之,刘荆州性情柔弱,并无宏图之志,怕是难成明主。今能于金口得败曹cao,窃以为多赖霍峻、刘备二人。若无霍峻谋略,其安能得胜曹cao。” “且刘荆州坐拥吴楚,难以制衡刘备,纵使刘备坐大,以致一家之言,而成两家之语,故而难言明主尔!” 张松面露深思之色,说道:“孝直之言,甚有道理。然不知孝直以为明主何在?”
法正斟酌良久,说道:“今未面见刘荆州,不易早下断论。或许刘荆州难为明主,但有他人或可为明主。” 说着,法正笑了笑,说道:“且容正出使归来,向子乔言明细节。” “好!” 张松叮嘱说道:“孝直妥善谋划即可,但今日之事暂时不可与子敬言语,以防走漏风声。” 法正点了点头,笑道:“子敬之人,正岂能不知。请君放心,正心有自知。” 孟达精明骁勇,素有胆识,亦是良才。虽与法正、张松交情甚密,然其人容易善变。如此机密之事,张松不敢相信孟达,让法正也多加小心。 …… 且不言益州变动,今襄樊也有变化。然这个变化不在吴楚及曹氏,而是盘踞在汉南柤中的荆蛮梅敷三兄弟。 南方蛮夷众多,不仅是南中、荆南、江东存在大量的蛮夷,即便是离中原地区近的襄阳也存在荆蛮。 从秦汉以来,汉人在向南开拓,常沿大河而居,然在山间河谷常盘踞蛮夷。这些蛮夷在经汉化之后,多是成为熟蛮,学习汉人的耕种技术。时收获之节,亩田大稔,积谷重岩,未有饥弊。 盘踞在柤中的荆蛮便是熟蛮,自汉末乱世,荆蛮举家自保。刘表入荆州,荆蛮则向刘表称臣。然而刘表病故,吴楚与曹氏角力江汉,无瑕顾及柤中。 今随着战线推移,曹cao让手下将领迁民北上,因而乱世的风波降临梅敷三兄弟头上。 梅敷手中攥着来自曹cao的巾帛,其于信上拜梅敷为平蛮将军,封关内侯,令他率帐下万户部曲渡汉水北上,迁居南乡郡县。 放下巾帛,梅敷说道:“今时曹cao欲让我等率族北渡汉水,不知你们何意?” 相比于梅敷的审时度势,他的二弟梅芳、三弟梅颐则是性子急躁。 梅颐说道:“阿兄,曹cao兵败金口,又无多少兵马,我等手上有部曲万余人,何需听其诏令?若是曹cao率兵而来,我等退入山谷之间,据守寨垒即可,且还有霍峻在侧。” “是啊!” 梅芳应和说道:“我等族人世居柤中,今怎能轻易离乡。及若北上,怕我族人难保。” 不仅是两位弟弟不愿,梅敷自己他也不愿。在柤中当土霸王多么舒服,何必北迁到汉北,又让汉人编户齐民。 思量半响,梅敷说道:“曹cao兵马众多,岂能轻惹。今不如向霍峻遣使,言我军欲向其归降。引霍峻入局,让他与曹兵争斗,我等自持中立。以我等手中兵马数量,霍、曹不敢得罪我等,我等当能自存也!” 还有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