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面试开始 (第2/2页)
出的题目网上找不到答案,至于找人帮忙这种事情,他也无所谓,等到面试的时候一问就知道了,再不济,他到时候用脑海计算机一查就更加清楚了,反正他的线上考试是需要直播录下视频的,所以想要找人帮忙的话,肯定就只能是通过聊天工具来帮助了。 到时候还正好省得李牧面试的时间。 就这样,三小时的笔试时间很快过去了,后台将所有试卷都给收了上来,然后,他便开始了试卷的批改工作。 当然,试卷的批改工作倒不是他一个人来完成了,他还是找了交大这边的教授们帮忙。 毕竟那也是一千个人的试卷,虽然都只有一道题,但是那个工作量,如果只是他一个人来改,说出去估计都会有些惊世骇俗。 所以他就表面上找来了这些教授们帮帮忙,至于最后嘛,他肯定还是会自己看一下,给出最终的成果。 还是一样的原因,有脑海计算机的帮助,批改卷子这种事情,几乎都花费不了他多少的功夫。 只不过,在外界看来,他这样费心费力地去看完每一个应聘者的试卷,实在是太尽职尽责了,以至于他又在不知不觉中多了一个“劳模大佬”的称号。 就这样,最终,他从1000份试卷中,甄选出了200个人。 接下来,就是安排这200个人的面试工作了。 …… 面试的地点自然就安排在佘山科研院里,行政楼的一间会议室中。 每天面试二十个人,每个人面试十五分钟,总共面试十天。 随着第一天的面试开始,一位位在全国范围内都可称得上是优秀人才的面试者们,挨个上台,接受面试。 而面试官,则有五个人。 五个人中,除了李牧,另外的四个人,全都是院士。 这四位院士,也分别代表了四个学部。 这些院士们,自然都是李牧摇来的。 物理学部的院士,便就是吴孟源,他现在已经是佘山科研院的院士了。 当然,他在交大那边的教授职位还在,至于系主任这个职位,在他成为院士之前就已经交给学院的另外一位教授了。 至于生物学院士,自然也就是陈善平了。
因为李牧的原因,他和校长宁致远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起来,最后他一气之下,就从上京大学离职了,顺带着还把他手下的团队也都一起给带了过来。 现在全部都已经加入了佘山科研院。 佘山科研院现在可不是一个人都没有,李牧只是个光杆司令,凭借着当初打下的关系和人脉,现在已经有几十来个人了。 而另外的数学院士和化学院士,分别叫鲁生和顾克秋,都算是沪市本土的院士。 就这样,面试者上台后,面对着四位院士,还有一位诺奖大佬,各个都是感觉压力山大。 索性的是,虽然是四位院士,但也只会有一位专业对应的院士会提问,而李牧作为啥都懂的,自然对于每个人都会进行提问。 “李教授这……真是有点可怕啊。” 会议室的后面,还有几个人看着这场面试,张亮伟就在其中。 他们也算是负责记录面试的过程,毕竟国家对研究院的关心程度十分高,面试这种事情自然也比较关注。 而看着面试的过程中,李牧的提问,那一丝不苟的态度,以及好像永远不会感到疲惫的精神,令他们的心中都感到了十分的佩服。 而且,有的面试者的研究方向和院士不一样,以至于院士都不知道怎么提问,结果李牧却就能够问出水平相当之高的问题。 “这就是有史以来,智商最高的人类吗?” 张亮伟的心中感慨着,而他的目光中,恍惚间,似乎都能够看到未来的情景。 也许,在李牧的主导下,佘山科研院真的能够做出让全国震惊的成果呢? 当然,他们从表面上看去,是这样的。 而实际上,此时李牧的心中,则是另外一番境地。 利用脑海计算机的帮助,他一边摸着这些面试者的底同时,也不免看到了他们的隐私。 “好家伙,上一个人是个纯爱战神,这位是个牛头人爱好者?” 然后看着看着,他的脸又差点一黑,要不是脑海计算机将这个动作给过滤了,不然的话估计都得被看出来。 因为眼前这个叫张叁的面试者,在面试之前和朋友聊天时,说什么如果面试不过,就到他办公室来被潜规则? 心思不正,李牧直接在心中画了个叉。 一个五大三粗的男的还搁那潜规则呢。 而且在学术上也并不是很好,刚才他提出的问题都没能回答上来。 就这样,这个张叁面试结束。 “下一位。” 张叁离开了会议室,然后,下一个面试者走了进来。 丁成打开门,进入了会议室,最后来到了前台上。 看着眼前的五位面试官,四位院士他见得多,倒不是很在意,但坐在中间的那位年轻人,则让他忍不住流露出了崇拜的表情。 活生生的诺奖大佬啊! 而且还这样的年轻! 恍然间,他对自己来这里的任务,产生了质疑。 他真的要做那种事情吗? 李牧,可是他最敬佩的学者。 而下面,李牧看着眼前的丁成,首先就说道:“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丁成的自我介绍开始,而李牧也趁着这个时间,查探起了丁成的底细。 很快,他就发现了有趣的东西。 “赵少成安排的?那帮老家伙,看来是真舍得啊,连这种人才都送过来。” 李牧心中失笑。 这个丁成,从学术素养来看,的确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才,最关键的是,才29岁,前途不可限量。 “不过……也是个老实人啊。” 摸完了底之后,李牧对丁成的评价出来了。 一个老实,好欺负的人。 说不定,如果读研的时候遇到一个稍微坏一点的导师,他的论文被抢走估计都不敢发多大脾气。 直到最后,他的心中也做出了决定,“这样的人才,不能毁在那些人的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