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_第一五零章 永乐大帝?他就是你家老四,朱棣!(八千两百字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五零章 永乐大帝?他就是你家老四,朱棣!(八千两百字求月票) (第3/5页)

角不时露出微笑。

    甚至于还有好几次羞红了脸……

    ……

    “大师,你又知道了?”

    南京燕王府楼顶之上,朱棣猛然抬头看着道衍和尚,出声询问,带着一些震动。

    道衍点了点头道:“这事情不难猜,皇后娘娘那样重的病,现在却被人给治疗的无碍了。

    那么治病之人,绝对拥有一手神乎其神的岐黄之术。

    说医死人,rou白骨都不过分。

    徐大将军身患背痈,这种病比不上严重肺痨那样难以医治,有不小的可能会被治好。

    徐大将军现在也远没有到油尽灯枯,病入膏肓的地步。

    结果殿下你却说,徐大将军时日不多,并且还非常的相信。

    那这除了是那位治好皇后娘娘的奇人之外,还能是谁?”

    听到道衍这话,朱棣点了点头:“大师,你的推断非常正确,就是那位奇人说的这话。”

    说罢之后,朱棣又喝了一口酒,显得有些苦闷。

    “那奇人连皇后娘娘,那样重的病都能治好,却治不好徐大将军的背痈?”

    朱棣点了点头,声音沉重的道:“那奇人说,病和病不同,隔行如隔山,病也一样。”

    道衍闻言,点了点头,默默的将剩下的,零碎猪下水都给挑出来吃掉,做到真正的光盘行动。

    片刻之后,朱棣又道:“倒也并非全无办法,那奇人说,可以在大明大力发展医学,多多的培养医者。

    推进医术大发展,今后或许可以有机会救治我岳父大人性命。”

    将最后一丁点的猪下水挑吃完毕,道衍将手中筷子放下,用宽厚的手掌,在嘴巴胡乱的抹一把道:

    “这人的法子,说了等于没有说。

    先不说大力发展医学,需要多少钱财。

    只说这其中所需要的时间,就不是徐大将军能等起的。

    医学的发展,不是说你投入了,推动这样去做了,就能促进其发展。

    这是一个水磨石的功夫,需要的时间太长太长了。

    还有很大的可能,是花费了很多时间和钱财,也没有太大的收获。”

    “我知道。”朱棣点了点头:“但还是要这样做。

    总不能因为太耗费时间,或者成效不大就不去做。

    这样以来,今后其余人再生同样病的时候,岂不是还要闭目等死?

    能有一点点改善也是好的。”

    听到朱棣这样说,道衍坐直了身子,胖胖的脸上,多出了一些肃然起敬。

    “殿下说的是,这世上的事不能因为过于困难就不去做了!能有一点点改善也是好的!”

    对于朱棣说的话,他产生了共鸣。

    就是不知道他所指的,是朱棣的这种锲而不舍的行为,还是联想到了他这种学了一身造反本事,结果还没有出山,天下就被朱元璋平定了,一身本事没有施展的地方,在大明初定的情况下,想要找到施展才华平台的人。

    这两者之间,确实有共通之处。

    而且真的论起来的话,道衍所遇到的情况,比朱棣想要做的事情更为艰难。

    “不过,殿下在如此做的同时,不若也寻找天下有名的医者,对徐大将军进行医治。

    如此对于徐大将军而言,或许更有用。”

    面对道衍的提议,朱棣摇了摇头:“这样的手段肯定要用,但却不能抱太大的希望,有效的可能性不大。

    最终治好我岳父的可能,还是要落到这大力发展医学上。”

    道衍愣了愣,那奇人的口气这样大的吗?

    刘伯温,还有他这样的人,对于一些事情,一般都不会把话说死,怎么这个奇人,却敢说出这样的话?

    真将他自己当成神医了?一人可以压倒全天下的医者那种?

    这人要么就是太过年轻和狂妄,要么就是真的有这样大的本事在身上。

    在道衍看来,那所谓的奇人,属于前者的情况更多。

    以为可以治好重症肺痨,就对其余的病都精通了,他治不好,天下的其余人都治不了!

    “明日,我要去接收龙江宝船厂,不知道大师有什么要教我的?”

    朱棣不想再这个沉重的话题上多说,就将明日要做的事情说了出来,让道衍帮助他合计合计。

    道衍并没有立刻说话,他坐在这里思索了一会儿,这才缓缓开口道:“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前期不能透露任何的消息。

    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人手一定要信得过。

    殿下的护卫带来的少,根本不够用,可以向太子殿下借人。

    不仅仅要借护卫,还要借善于盘账的人。

    也要知道龙江宝船厂,原本都有什么东西,做到心中有数。

    到那里之后,立刻控制住一切。

    库房,账房这些全都要控制好,防止有人损坏账目,更要防止火龙烧仓。

    江阴侯那里,也需要防备……”

    说起正事,道衍一点不打马虎眼,说出来的都是非常切合实际的处理办法。

    朱棣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然后站起身来,对道衍道:“大师,龙江宝船厂停止制造大海船时的账目,我大哥都让我带回来了,大师和我一起去看看?”

    道衍没有废话,将碗筷收起,拿着随朱棣一起下去……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