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八二章 奇葩皇帝?你大明最盛产的就是奇葩皇帝! (第2/5页)
br> 藩王不能和朝内勋戚贵族联姻,嫁娶都要选自民间。 以防藩王会借此干预朝政。 再比如,藩王不得自行来京朝觐奏事。 藩王以及其宗亲族人,如私自来京城,或越关奏事,要受到严厉惩治。 最为严重的,可以废为庶人! 除此之外,诸藩王之间,还不得会见。 藩王在封地驻守时,也不得随意出城。 就连清明祭祖,都需须奏报朝廷允方可,子女婚嫁,也须奏经朝廷……” 对于后来对藩王的限制,朱元璋一开始,就从韩成这里了解了很多。 并且在得知了老四是藩王造反,成功上位之后,朱元璋本就做出了老四和老四的后人,会严格限制藩王的推测。 因此这个时候,听了这朱瞻基的cao作之后,并不觉得意外。 甚至于,就连他在知道了老四在今后,做出来的一系列事情之后,都在不断的思索,该如何限制藩王。 不过现在,从韩成这里得到了藩王外封这样一个策略之后,朱元璋再去看朱棣,朱瞻基等人弄出来的,这对待藩王的种种办法,顿时觉得他们的手段,一点都不高明,落在了下乘。 生出了一些优越感。 觉得这些后世子孙,差他差太远了!! “除此之外,明朝的内阁制度,到了宣德帝这里,这有了一个极大的完善。 宣德帝即位后,内阁开始行使更大的行政,和审议实权。 三杨、金幼孜等人,分别在内阁中重新任职。 内阁的特殊地位,还因为宣德帝新的行政程序,而得到加强。 比如,内阁定期上朝觐见,讨论紧急国家大事。 遵循明仁宗时期的先例,明宣宗要他们直接呈递密封的奏议,以便及时的确定适当的施政办法。 此外,宣德帝采用了条旨,或票拟这种正规的办事流程。 规定大学士们,审议官员呈递的奏议,并提出适当答复,贴在每道草拟的诏令上,以供御批。 一般而言,宣德帝都会采纳他们的建议,并将诏令,分送给主管的部门去贯彻。 除非是主要内容,出现了争议,否则并不再召内阁大臣们,进行复议。 这样以来,内阁就成了皇帝和六部之间的桥梁,拥有了更大的决策权……” “屁!这龟孙就是懒! 就是不想多干活! 所以就采用这种办法来偷懒,省下的时间,好去画画,写诗!” 朱元璋哼了一声,呸了一口。 作为一个勤奋的帝王,他最看不得这些。 尤其是先一步知道了,这朱瞻基喜欢吟诗作画之后,对于朱瞻基的这些行为,更加看不上。 说是进一步的完善内阁,实际上就是为了方便他偷懒。 听朱元璋这样说,韩成的眉毛挑动了一下。 这老朱不愧是老朱,往往能够,一眼看出问题的本质。 但怎么说呢,这也是人之常情。 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如同他这样,是一个内卷狂人,一个工作狂。 可以几十年如一日的这样卷下去,不知疲倦,不觉得厌烦。 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之后,出现内阁,或者是和内阁相似的机构是必然的。 “经济上面,则采用采用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和他的父亲,开启了号称仁宣之治的盛世…… 同时,也改革了监察制度,比如巡抚制度……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他也非常的能玩。 还能玩出花样来。 比如斗蛐蛐就给玩出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为了获得好的蛐蛐,直接来了一个捕蟋蟀与军中取首级为同等功,可以取得“世职”……” 朱元璋的胸膛,开始为之起伏了。 这他娘的是六边形战神? 诗词画画这些就不说了,真的太喜欢了,那也无可厚非。 可这玩蛐蛐算怎么回事? 他自己喜欢玩也就算了,竟然还下令让人大规模的抓蛐蛐? 为了抓蛐蛐,直接来了一个抓捕蛐蛐和军中将士,获取敌人首级同功? 这是典型的玩物丧志,典型滥用职权!是极度的不负责任! “韩成,你还说六边形战神是夸奖人,不是反着用的。 你看看这家伙做出来的事,真的能对得起六边形战神这个称号? 咱算是看出来了,你们后世的人,往往不喜欢好好说话。 好好的词都给你们给毁了。” 朱元璋看着韩成,显得有些气愤的说到。 韩成闻言抽抽鼻子,话说,这才哪到哪? 后世毁的词多了去了。 什么同道中人了,古道热肠了。 有志之士了,管鲍之交了…… 这些要是被老朱知道了,还不知道会被刺激成什么样子。 肯定会不住说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陛下,我真没有骗你的意思,他的这个六边形战神,确实是夸赞。 他的风评,在后世还是蛮可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