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 得知朱祁镇的saocao作,朱元璋人痳了 (第2/4页)
可惜,后世子孙过于不争气,朱元璋注定要失望了。 “李景隆是大明的初代战神,而朱祁镇,则是大明的二代战神。 且朱祁镇这个二代战神,身上散发出来的光芒过于耀眼,直接就将李景隆的风头都给压下去了。 在朱祁镇横空出世之后,众人再去看李景隆打出来的辉煌战绩,都觉得没有那样辉煌了……” 啥?!! 在听到了韩成的话之后,心中还怀着最后一丝期待的朱元璋,瞬间愣在当场。 比李景隆打出来的战绩,都要惊人? 凭借一己之力,将李景隆都给超越了? 这…… 这朱祁镇到底该有多废物,才能完全碾压李景隆?!! 自己朱家,怎么能出现这样的纯废物? 不! 这已经不是废物了! 这就是一个该千刀万剐的玩意! 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心中的最后一丝幻想也没了。 他彻底的确信,那个最令他不愿意接受的猜测是真的。 大明经历了开国之战,以及老四奉天靖难,所积累下来的诸多的武勋,真的在朱祁镇手中葬送了! 不是他将之镇压,而是葬送! 若是朱祁镇有能力一个人力压武勋,不管不顾的将武勋给灭掉,朱元璋被气的跳着脚骂朱祁镇愚蠢的同时,心里也多少会有一些安慰。 毕竟这代表着,朱祁镇虽然蠢,但多少也是有些可取之处的。 因为,正面对刚,想要将这些武勋给一股脑的解决掉,那真的很考验人的能力。 可现在,是葬送! 大明的众多武勋,被他一人给葬送了!! 这里面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韩成,你……你与咱说说,这混账玩意是怎么将武勋给……给葬送了?” 朱元璋望着韩成,沙哑着嗓子询问。 那样一个仿佛有着用不完力气的人,这个时候,竟是连说话的力气都要没有了一样。 可见这事情,对朱元璋的刺激之大。 朱元璋现在已经不想再去猜测了,只想通过询问韩成,知道朱祁镇的优秀cao作。 因为依照他的水平,他实在是想不明白,朱祁镇是怎么能凭借一己之力,将那样多的精锐给葬送掉的! 朱标同样是将目光投向了韩成,拳头不自觉的握紧。 虽然朱标没有真的带兵打过仗。 但朱标觉得,不论如何都做不到朱祁镇的那种地步。 他也很是想不明白,朱祁镇是如何cao作的,才能力压李景隆,夺得大明战神的这个称呼。 韩成倒也没有废话,点了点头道:“正统八年,朱祁镇开始亲政。 少年天子初长成。 以往,朝政都由张太皇太后处理,再加上有从仁宣两朝留下来的,有能力的老臣进行辅佐,所以没有闹出太大的乱子。 但这也让朱祁镇心中有所不爽。 总觉得自己以前被管教的太严。 少年人总是有着前所未有的朝气,和无敌的信心,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围绕他们旋转的。 尤其是朱祁镇这种少年太子。 他太祖爷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大明。 他太爷爷奉天靖难,然后远征漠北。 硬生生的将蒙元残余,给打的一分为三,听到他太爷爷的名字,就腿肚子打哆嗦。 他爷爷虽不曾向北征战,但文治方面还是很可以。 硬是让他太爷爷当了多年的征北大将军。 他爹宣德皇帝,也曾率兵攻打草原部族。 展现大明威风。 所以,他觉得到了他这里也一样能行! 大明天子就该威风八面,令四海臣服,让番邦、尤其是北部蒙元残部族臣服。 他迫切的,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再加上身边还有王振这样一个太监,在身边进行吹捧,蛊惑,朱祁镇很快就变得更加膨胀。 而这个时候,朱祁镇一展雄风的机会也来了。 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 正统年间,瓦剌逐步强大起来,并且时不时就南下侵扰明朝疆域。 尤其是当时的瓦剌实权派,太师也先,经常以朝贡为名,骗取明朝的各种赏赐。 大明出于自己地位的考虑,对于进贡的使者,无论贡品如何,总会礼尚往来。 赏赐颇为丰厚,并且有不少的赏赐,还是按人头派发。 这种情况下,一点脸都不要也先,不断增加使者数目。 最后,竟然高达三千余人! 当时总揽朝政的宦官王振,对此极为不满。 他本就是一个贪财之人。 看着这样多的赏赐,给了蛮夷,心里是真不痛快。 这样多钱财,要是给他该有多好? 于是就下令减少对瓦剌使者的赏赐。 也先闻听此事,为之大怒。 觉得自己的钱被抢走了。 于是就借此为名,挥师南下,直逼大同,威胁北平。 准备给大明军君臣一些颜色看看。” 听到韩成这话,朱元璋气的哼了一声。 “果然,蛮夷都是畏威而不怀德! 你对他们好,他们还抖起来了,觉得你对他们好是应该的。 不仅仅不念你的好,还觉得你软弱好欺! 对付这些人,就该动兵狠狠的去揍它们! 将它们揍的跪在地上叫爹,他们才老实!” 说着,转头望向朱标道:“标儿,看到没有,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咱在的时候,还老四的永乐朝,哪个蒙元鞑子敢乱放一个屁? 只求着咱不去揍他们就不错了。 结果现在,这才过去了多少年? 竟出现了这等嚣张跋扈之辈! 仁宣,正统,一次次的给好处,并没有让他们心怀感激,相反还让他们觉得大明傻,觉得咱们大明好欺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