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可是,这样的军队后世真的出现了! (第2/4页)
,和读书人读书还是有很大不同。 只怕就连那些军中的很多将领,都不愿意将所掌握的东西,拿出来教授其余不相干的人。 他们中的很多人,更愿意将之私藏起来,只传授给自己的子孙,亲信。” 朱标的声音响了起来,说出了很多武将的心思。 韩成摇摇头道: “这个陋习必须要打破,我华夏多少好东西,都是因为一个敝帚自珍,湮灭在了历史长河里。 武将想要站起,想要不在后面被彻底压下,军事学院是重中之重。 若是大明武将之中,都是这等鼠目寸光之辈,那到后来被压的跪下舔文官鞋底子也是活该!” 朱元璋道:“军事学院必须建立,不是一些武将们反对就行的。 哪里都不缺少蠢货。 作为一个带头人,要是因为这些蠢货的叽叽歪歪,为了照顾这些蠢货的意见,就不去做正确的事了,那才是真的愚蠢!” 设立军事学院的好处,显而易见。 朱元璋只是以往的时候,没有往这方面去想过,毕竟以往也没有这等先河。 可现在,听了韩成这样一说,再一琢磨,马上就看出了这里面有多大的好处。 确认这是一招妙棋之后,朱元璋马上决定,今后就这样做了。 至于一些武将,会对此有意见? 哪个有意见,哪个就过来与他说! 他会亲自和他们分说,这里面的利害关系。 “除了设立军事学院之外,还要提升军人的地位。 让军队成为一个,令许多百姓向往的地方。 形成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氛围。 让军队变成如同科举考试那样,令无数人趋之若鹜,挤破脑袋想要往里面进。 只有形成这样的社会氛围,那武将的根基才算是彻底的立住。 做皇帝的再稍微有点手段,今后就不会让文武失衡。” 韩成声音继续响起,诉说着他在这些事情上的看法。 随着韩成这话说出,朱元璋还有朱标二人反应都差不多。 那就是都觉得,韩成提出的设想非常好,但又觉得根本不可能实现! 让众多百姓,觉得当兵和读书科考是一样的地位? 让许许多多的人,挤破头去想要进入军队? 这咋可能! 根本不可能的! 除非如同大秦那样,施行耕战制度,并辅佐以严峻的刑法。 不然根本不可能! 可历史也证明,秦朝的耕战制度,只有在国家飞速扩张时期才成。 不然的话,很容易就会四分五裂。 轰然倒塌。 “韩成,这……太难以实现了。” 朱标稍微一思索,就觉得困难重重,甚至于觉得根本不可能实现。 这事情做起来,可远比建立军事学院,都要更加的困难。 改变整个社会对成为军人的认知,以参军为荣。 这事情听起来就让人觉得离谱。 想要做到太难了! “猛的听起来确实挺离谱,似乎根本无法完成。 但真的做起来,也是有办法的。” 韩成说着,竖起一根手指:“第一,便是要给军队足够的粮饷。 哪怕是最为普通的士卒,每月所能够领到的粮饷,也需要高于普通人的正常水准。 这是最基础的一条。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读书,科考? 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旦考中,就可以做官。 社会地位随之提升不说,权柄在手,还有俸禄。 就算是一点不贪,那也远比普通人过的好。 读书和出人头地挂钩了,人们怎么会不读书? 让人饿着肚子,空谈理想是不行的。 肚子是忠诚的,知道该往哪里去。 只要陛下能做到,让普通士卒过的都比普通百姓好,那百姓们对于成为兵卒,肯定会异常踊跃。” 朱元璋朱标二人的面色变了变。 韩成说着,又竖起一根手指:“第二,就是要净化军队。 比如说,罪行里面有一个叫做发配充军,这点就需要废除! 不然这军队,就容易被人唤做贼配军。 严重拉低军队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军队里的,哪怕是再普通的兵卒,都需要身家清白之人才行。 想要当兵,除了考虑想要当兵之人自身的状况身体素质之类的,就连其直系亲属的父辈,祖辈都要调查审核。 看看其父辈祖辈,是不是身家清白,有没有作jianian犯科。 将当兵的标准给提升上去。 不是谁想要当兵就可以当兵的。 和做官一样,父辈祖辈作jianian犯科,后代无法参加科举。” 听到韩成这话,朱元璋的眼睛亮了。 “这个好!” 朱元璋满是惊喜的出声道。 “这样的制度一旦实施下去,那么作jianian犯科之人,肯定会大大减少!” 朱元璋就是一路从穷苦走过来的,他太清楚众多百姓,对后代的态度了。 绝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的后代能有出息。 望子成龙。 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对于会影响子孙后代前途的事,肯定不愿意去做。 哪怕就算是没有这方面的影响,其实许许多多人的子孙后代,还是和他们的父辈祖辈一样,只是普通人,成不了官,当不了人上人。 可他们也一样是不愿意,将这一丝一毫的可能,给主动丢掉。 这样的一个束缚,自然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给束缚住。 但肯定会有不少人,在想要作jianian犯科之时,会为此而犹豫的。 这一招确实很不错! 韩成等朱元璋把话说完,就又一次的伸起了一根手指头道:“再一个,就是要严明军纪,要对将士进行宣传和思想教育。 要让他们知道自己为何而战,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