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四四章 一鲸落,万物生! (第2/5页)
学的那种进取,是越来越少。 禁锢越来越多。 对人的压制也越来越多。 对内强势无比,对外则手段温和,缺少血性。 就比如大宋的那些文官们,若是西汉时期的那些公羊儒生,怎么可能会如此之憋屈? 早就一个个呼喊着十世之仇犹可,一个个持着剑,前仆后继的冲上去了。 独汉以强亡。 汉强大的,不仅仅是军队。 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学,也同样强势。 哪怕东汉之时,占据主导地位的,已经不是刚烈无比的公羊之儒。 但整体上,儒学还是很有血性,很强势的。 可是随着一步步的发展,最终却变成了什么? 儒家长时间一家独大的发展下去,是不好的。 这已经是被历史证明了的。 所以,岳父大人的大明,需要百家争鸣。 需要让更多的东西出来,蓬勃发展,冲击儒家的地位,让他们感到有危机感。 促进他们内部的自我革新和发展。 同时,这也为岳父大人的大明的飞速发展,而做准备。 岳父大人的大明想要蓬勃发展下去,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冲破现有的思想牢笼。 打破儒家发展到如今,在思想上的禁锢。 才能更好的促进,各种对大明有利的,新事物的发展。 从这方面来看,岳父大人说我要刨祖坟什么的,倒也有一定的道理。 但我觉得,用一鲸落万物生来形容,更加的合适一些。 不过仔细的思索,这样说也有些不太准确。 因为通过这些办法之后,并不是说儒家就不在了。 依然在,不过在它存在的同时,也允许其余的学问进行传播。 不能够再将其余的各种学问,都给归结到旁门左道,奇技yin巧之中。 这真的不对。 人只靠思想,忽略其他方面,绝对要吃大亏。 他们认知里的那些旁门左道,奇技yin巧,作用大着呢! 只要能够不断的发展下去,深入研究,将会令世界大变样。 让大明的国力飞速增强。 当各种基础打好之后,到后来,将会有一个井喷式的发展。 未来所发生的,令岳父大人为之震动不已,简直如同翻天覆地一般的变化。 绝大部分,都是他们口中所谓的旁门左道,奇技yin巧所带来的……” 听到韩成如此说,朱元璋想想韩成言语之中,所描述出来的,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种种神奇之处。 忍不住的心向往之。 “既然这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那么……就这样走下去吧! 明知正确的道路而不走,不是咱的性格!” 如此说着的时候,他忍不住的将一只手,握成了拳头。 看得出来,朱元璋在这上面决心很大。 也是真的想这样走下去。 马皇后显得有些担忧的望着朱元璋道:“只是……重八,这样做的话,反弹的力度也太大了吧? 肯定会有很多人拼死反抗。 难度太大了!” 朱元璋闻言笑着摇摇头道:“妹子,这些人你动一点他们会叫,动的多了,他们同样会在那里唧唧歪歪的叫个不停。 既如此,那何不大开大合的来? 大明是咱们的大明,不能因为担心他们反对,就放着正确的道路不去走。 他们这些人,归根结底是儒家门徒,最先维护的就是儒教的利益。 也是为了让他们自己,靠着这棵大树好乘凉。 至于其余的,都可以往一边放一放。 连宋濂这样的人,都可以在科举这件极其重要的事情,选择欺骗咱。 其余的人会做出什么事情,可想而知! 咱这一辈子走过来,不知战胜了多少敌人,经历过多少凶险! 没道理大权在握了,却怕了他们这些人! 谁不服只管来,咱全部都接着!” 这一刻的朱元璋,霸气侧漏,睥睨天下。 “好!岳父大人威武!” 韩成忍不住的出声夸赞。 为朱元璋摇旗呐喊。 对于他这种来到这个世界,想要让大明从此拐一个弯儿,冲破原有禁锢的人而言,遇上朱元璋这种极其强势,又有铁血手段的帝王,当真是一个天大的幸运! 有了他的支持,很多事情都会变的好做。 朱元璋看着韩成道:“只咱威武还不行啊!你小子还要多出力才行! 咱在前面,可以给你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为你冲锋陷阵。 可你小子可不能拉垮! 要把各种需要的东西,都给弄好才行。 不然的话,你可就把咱给坑了!” 韩成道:“岳父大人只管放心,我坑谁也不会坑你。 肯定会把事情给尽可能的做好。 我觉得,重中之重,是编撰相应的教材。 只有把相应的教材给编撰出来,尤其是物理化学这些东西给弄出来。 而后开办相应的学校,培养出相应的人才,这才是所有事情的根基。” 韩成望着朱元璋,说出了他的想法。 对于在这个时代,如何尽可能的让大明变得强大,把后世的很多东西给复刻出来。 韩成想了很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