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章 老四,你给咱好好解释解释,牛是怎么自己上吊死的! (第2/5页)
韩成向朱元璋解释。 同时也忍不住的咽一下口水。 对于辣椒他是真怀念。 很多的菜,没有辣椒相配,那都是缺少灵魂的。 做一个喜欢吃辣的人,在汪大渊等人准备出海寻找种子时,竟然把这辣椒给忘得死死的。 这件事,当真是罪过! 这也是为什么韩成反应如此之大的原因之所在。 幸好,为了等冬季到来,躲避台风多发期,汪大渊他们一直到现在,都还不曾出海。 还在崇明那一带做着准备。 不然若是等到他们扬帆起航了,自己再想起辣椒的事情,那可当真气的睡不着觉。 毕竟此番前去,路途遥远。 错过一次,一两年之内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再组织一次人手,前去那边获取新的作物。 原来是一种调味品! 朱元璋听了韩成的解释,明白辣椒是什么后,顿时就变得兴趣缺乏。 不以为意了起来。 在他看来,这辣椒远没有可以当做主粮的作物来得重要。 主粮缺乏,人会被饿死。 但是没有这调味品,人一样能够活得好好的。 “我还以为是啥东西,闹了半年,就是一种调味品。 这也值得你如此大惊小怪?” 朱元璋望向韩成说道。 声音当中,多少带着一些空欢喜一场的失落。 “岳父大人,你可别小瞧了这调味品。 有了这东西,许多的菜都有了灵魂,滋味将会往上提升一大截。 能够让人的生活,变得更为幸福。 可以提升大明百姓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但对于韩成所说的这话,朱元璋显然是不以为意。 “先让人填饱肚子,少饿死人再说其余的吧。” 韩成摇头道:“岳父大人,你这样说有些不对。 很多事情,并不是说需要按照顺序,一件一件的做。 而是可以同时做。 这辣椒,也在那片地方生长。 汪大渊他们出海寻找种子,把这辣椒带回来,正好顺路,何乐而不为? 辣椒带回来后,今后大明也能多出一种极好的蔬菜。 这辣椒,并不是如同岳父大人,你想的那样简单。 有了辣椒之后,众多贫苦百姓,在房前屋后,院落里,菜园子里面随意的种上一些,一年到头都不缺菜吃。 青辣椒可以炒着吃,也可凉调。 也可以和蒜,紫苏叶,掺在一起用刀切碎了,放点盐拌着吃,很下饭。 等到了冬季,春季时,新鲜辣椒没下来时,便可以把之前摘的,晒干的红辣椒,放在石臼里,将其捣碎。 再配上一点水和盐,做成辣椒酱。 吃窝头,饼子时,弄上一点,就能让饭菜的滋味儿,提升一个层次。 这东西了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寻常百姓在有了辣椒之后,在生活上也能改善一下口味,多上一味菜。” 听了韩成的这话,朱元璋这才对辣椒多了一点儿兴趣。 但也仅仅只是多了那么一点而已。 “咱大明辣的东西多了,姜蒜葱这些都是辣的。” 听了朱元璋的话,韩成摇摇头道:“岳父大人,葱姜蒜这些东西的辣味,和辣椒的辣味儿有着天壤之别。 而且这些东西,一般只有生的时候才辣,熟了就不怎么辣了…… 算了,这会儿和你说再多,你也不能理解。 没有吃过辣椒的人,很难想象出辣椒的美味。 不论辣椒煎鸡蛋,还是辣椒炒rou,亦或者牛油火锅,还是其余的菜,那都是人间美味。 等到汪大渊他们找到辣椒回来后,我就用辣椒做上一点儿饭菜。 岳父大人品尝之后,就能知道这辣椒到底好不好了。 保准让您吃完之后还想吃。” 朱元璋摇头道:“咱是那种贪图口腹之欲的人? 区区辣椒而已,还不至于让咱这样。” 听了朱元璋这话,韩成低头看了看朱元璋脚下,丢了一地的竹签子。 您不是那种贪图口腹之欲的人吗? 还是在坤宁宫里,吃过了晚饭过来的。 结果现在,被你给撸掉的串,比自己和小媳妇两个人,加起来吃的都多。 你还好意思说,你不是贪图口福之欲的人? 咱能不能稍微要点脸? 不过韩成也没有在这上面,多和朱元璋进行争论。 反正他早就习惯了,朱元璋的口是心非和不要脸。 且等一等,等汪大渊他们把辣椒给带回来。 到那时再看朱元璋的反应。 朱元璋若是能逃得掉真香定律,今后自己和有容生了孩子,就让孩子随有容的姓! “岳父大人,汪大渊他们还有多长时间扬帆起航?” 韩成望着朱元璋询问。 虽然韩成在此之前,给朱元璋的建议让入了冬后,再让汪大渊他们出海。 但具体日子,却是朱元璋他们定下来的。 和韩成没有关系。 朱元璋掐指算了算:“大约还有半个月。 韩成松了口气。 “那就好!那就好!时间上还来得及!” 韩成当即就决定,今天晚上就连夜把辣椒的样子,味道什么的,全部都给详细的写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