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零章 剥皮萱草!!朱元璋满心欢喜问弘治中兴之事 (第3/5页)
起身来,摆驾回宫,众多官员如蒙大赦。 行刑之后,朱元璋并没有给这些官员们训话,告知他们刺王杀驾是一个什么下场。 可今日所经历的场面,却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了很多人的脑海里。 成为了很多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也让很多人明白了一个道理,或许可以弄些小动作,但是在洪武朝,千万千万不要想着去刺王杀驾,! 这是妥妥的找死! 更不能对韩成行刺。 行刺韩成,绝对是捅马蜂窝。 从皇帝到太子,再到皇后以及亲王都会发疯! 如果说之前,随着韩成成为皇孙朱允熥老师的消息被公布,韩成走进了很多人的视野,被许多人记住。 那么这一次,韩成将会被更多的人记住! 而且,还记得无比的深刻! 不管对韩成抱有敌意,还是抱有好意的人,在想起韩成时,都不敢有丝毫轻视。 韩成当真是一个禁忌一般的存在! 能不招惹,就不招惹! 有些官员在回去的路上,就已经明白,这一次的事儿在今后必然能够和空印案,胡惟庸案并列,成为洪武朝又一个大名鼎鼎的大案! 或许,可以将其叫做刺杀驸马案! 这次,牵扯进去的官员有七十多个。 诛九族的话,今日所砍之人的数量还是不够。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有的人来京做官,只带了一家老小。 有的甚至于只有一人。 朱元璋又想尽可能快的,把案子给结了。 不然持续的时间越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就越大。 所以只能是先把离得近的,能逮到的人给逮了。 至于剩下的那些,他们也跑不了。 朱元璋后续会安排各方力量,将他们给抓起来。 到了那时,就不必统一弄到京城来行刑了。 会在各个地方直接动手。 家产全部充公,一些没有那样重要的女子,则会进入教坊司。 有的人也会被流放…… 这些都是后续的收尾了。 现在,随着这些首要犯人伏诛,这刺杀驸马案,也算在整体上告一段落。 进入紧急状态的应天府城,又再一次的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城中到处都是的、法度森严的精锐大明将士归了军营。 城门也都打开了。 除了城门处,多了七八个填充了稻草,在那里吹风的人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 至少对于普通的百姓们,并没有太多的影响。 一个个从家里面出来,带着些小心和神秘,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怎么突然间这么大的阵仗。 随后有官府的公文下发,告知了这次事情的原委。 很多人都震动了! 怪不得突然间有这么大的动静,原来竟是出了这档事儿! 这些人胆子真大,死的也是真不冤! 也有的人在感慨,今年这皇家的事情是真多。 先是皇孙去世,接着皇后娘娘重病,然后是秦王侧妃失火被烧起。 随后是太子妃出事,紧接着又有人刺杀了当今圣上的女婿…… 当真是一个多事之秋! 这突然发的劲爆事,给众多人茶余饭后增添了许多的谈资。 不过,劲爆归劲爆,众人的生活,该回归正常还是要回归正常。 除了最开始的一两天,还有很多人议论之外,慢慢的谈论此事的人就少了。 可刺杀韩成的事情,并没有就此过去。 至少在一些人那里,还没有过去。 比如锦衣卫毛骧。 毛骧的一颗心,一直悬着没能放下去。 他太清楚依照上位的性子,这一次自己锦衣卫出了这么大的篓子,肯定不会轻易放过。 可一直到现在,上位那边也没有说出什么具体的章程来,这令毛骧的一颗心悬的更狠了。 总有一种刀在头顶吊着,随时会落下的感觉。 这种感觉是真的不好…… “指挥使,上位让你去见他。” 正如此忧虑的想着这事,有宦官来到毛骧这里,望着毛骧出说出来了这样的话。 听到这宦官的话后,毛骧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对着这宦官点了点头,便一路小跑的朝着朱元璋所在的武英殿而去。 他的心情极其忐忑。 因为他知道,接下来自己是死是活,手下的兄弟们又是什么归宿,马上就要出分晓了。 全在上位的一念之间。 这种情况下,如果说不紧张才是怪事! “拜见陛下。” 毛骧来到武英殿后,对着朱元璋单膝跪了下去。 “起来吧。” 朱元璋对毛骧说道。 毛骧心中忐忑,却也不敢不遵从朱元璋的命令。 “算算时间,你跟在咱身边,差不多快二十年了吧?”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笔,身子后仰,靠在了椅子背上,努力让自己变得舒服一些。 毛骧忙道:“十九年零三个月。 当年家父战死,罪臣成为了孤儿。 是上位还有娘娘两人,将罪臣抚养长大,教罪臣为人处事的道理,教罪臣本事……” 朱元璋和马皇后两人,抚养了不少当年军中战死的将士后代。 如此做一方面可以收拢人心,能让手下将士更为卖命。 另外一方面,则是军中孤儿抚养起来后,往往能够成为他们心腹之人。 不仅仅是马皇后和朱元璋二人,就连军中的不少将领,也都是相似的做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