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一零章 京师沸腾!朱元璋引蛇出洞,孙皇后有福了! (第4/4页)
谦给闪到腰。 谁能想到,这家伙居然来了这么一手! “太后,还请三思,不要听于谦妖言惑众。 各地兵马,各有各的用处。 一旦召集各路兵马入京,大明必然动荡。 说不得就会有许多人趁机作乱。 也会令得大明哥各地人心惶惶,流言四起。 以为我大明皇帝率军出征,出了什么问题。 实在是一招臭棋,烂棋!” “太后,于谦包藏祸心,其心可诛! 嘴上说的好听,可实际上真实的想法,就是在想着陛下此番绝对会败!!” 众人一个劲儿的攻击于谦。 马顺等不少人,都将其视作眼中钉,rou中刺。 这家伙就是一个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关键是还有能力。 看到于谦,用会令他们很多人不自在。 这样的人若不趁机将其给除掉,今后一旦让他掌权,他们这些人,都必然会被于谦给压下去的! 于谦据理力争,来了一番舌战群臣。 一番争辩之后,最终所有人都望向了那珠帘后的孙太后。 等着她做出决断。 孙太后好一会儿才开口道:“你众人说的对。 确实不能轻易把各路兵马,召集到京师。 这事儿干系太大,一旦如此做了,必然会闹得人心惶惶。 大明各处地,都容易出乱子,反而不美。 陛下有那么多忠臣良将辅佐,又有那么精锐兵马跟随。 又有陛下亲征,将士必然舍命死战。 最终胜利属于谁,还未可知。 于侍郎,不可在此时便下结论。 此事再议。” 孙太后的声音,缓缓的响起来,结束了这次争论。 既没有同意于谦所说的,火速召集各地兵马入京。 也没有同意马顺等人,要把于谦的兵部侍郎给撸掉。 王文见此,暗松一口气。 心道,这个结果倒还行。 可哪能想到,于谦却对着太后行礼道:“太后,臣请太后速速令各路兵马来京。 与他们来京造成的不利影响相比,来京的意义才更为重大! 若陛下能胜,这些兵马可作为后续力量。 随着陛下出征扩大战果。 若陛下不幸战败,有这些兵马在,亦可能护得京师周全,保大明社稷稳固。 令也先不敢侵犯……” 这话一说出后,立刻便让王文心往下一沉。 马顺等人先是一惊,继而心中大喜,冷笑连连。 觉得这于谦是当真找死! 当下便一个个,又一次望着于谦火力全开。 而是珠帘后面的孙太后,也同样是面现怒容。 目光冷冷的隔着珠帘望向于谦。 觉得此人确实其心可诛! 她岂能看不出来,于谦嘴上说的好听。 可实际上,就是断定了他儿子此番必然会大败而回? 这于谦,当真小瞧人! 身为臣子,岂能如此诅咒皇帝? 而且,还是那样勇敢,那样圣明,不怕那些凶猛的瓦剌人,带兵出征亲自前去,和瓦剌人拼命的皇帝! 于谦当真不是个好东西! 该杀! “于侍郎!我说了!这事儿过于重大,不可轻言。 须再议!!” 孙太后的声音也变得冷了下来…… 一番争执之后,于谦最终被呵斥下去。 马顺,徐有贞等不少人心中,暗自冷笑不已。 觉得这于谦当真做了一手好死! 今后有他受的! 等到陛下大胜还朝,他吃不了兜着走! 就算是铩羽而归,只要陛下还在。 有了今日之事,于谦都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 兵部,于谦坐在这里忧心忡忡。 却也无奈,只能传递命令让各处守军做好防备。 并朝着各处边防,让人运送粮草物资。 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来尽可能的做好准备。 尽可能的,让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大明不至于太过于狼狈。 如此忧心忡忡,焦急的度过几日。 忽有将士,一路自居庸关奔回,传来捷报。 明军大胜! 于土木堡一战破瓦剌人! 斩杀瓦剌人超过三万! 俘虏更多! 太师也先也被五马分尸,明军一战定乾坤! 当这样的消息传来之后,整个北平城,许许多多的人都呆滞了。 而后便爆发出欢天喜地的欢呼声! 京师沸腾了! 于谦在得知了这一消息后,先是愣了愣,继而便发出了畅快淋漓的大笑。 心中阴霾一扫而空!! “廷益,这事儿好是好,可是廷益你就要遭罪了!” 王文面露喜色的走了过来,看到于谦之后,又忍不住叹口气。 于谦闻言哈哈大笑,面上喜色不改。 “我大明如此威武,打了一场这么大的胜仗。 我于谦哪怕被斩首,也心甘情愿!甘之如饴!!!” …… “太后,臣请把于谦下狱,好好调查此人!” 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躬身对孙太后说道。 孙太后闻言,脸上喜色一敛,缓缓点头道:“我觉得也该如此!” 马顺闻言大喜,忙去做这事了…… 不知道为何,回来传捷报的人,只说了明军大胜的事,却没有说太祖高皇帝显灵的事…… 家里来人了,这章耽搁了不少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