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三七章 朱元璋:不符合祖制?咱的话就是祖制 (第2/4页)
/br> 想要再把吴三桂给拉过来,可并不那么容易。 儿孙在一个多月前,就曾问过吴襄。 吴襄与儿孙说,若是想要让关宁铁骑出动死战,至少需要一百万两银子。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让他们动一次,就要拿一百万两银子,这个数字想想崇祯就觉得特别的rou疼。 哪怕是他今日抄家,抄出来了很多银子。 这个时候只要想起,拿出一百万两银子给吴三桂,他还是觉得特别不甘心。 特别舍不得。 没办法,从崇祯继位以来,大明就没有富裕过。 天灾人祸不断,税收又收不上来,日子过的苦不堪言。 苦日子过惯了,这个时候纵然是突然富裕了,他还是舍不得,一次性花这么多的钱。 “这价钱,还是吴襄他们在一个多月前开的。 现在情况变得更加危急,要是想让这些人出动,只怕所需要给的钱财更多。” 崇祯说着,就忍不住骂道:“这吴襄父子,果然不是好东西。 他们是大明的将领,领着我大明的粮饷,本该保家卫国,为朝廷卖命。 可结果,让他们做一次事儿,还这般推三阻阻四,千难万难! 还要这么多钱! 他们怎么好意思?” 听了崇祯的话后。朱元璋摇了摇头道: “不用花那么多钱,我有办法让关宁军,还有吴三桂他们不用那么多钱,就会高高兴兴的来做事儿。 不会倒向鞑子那边。” 不花那么多钱,就能拉拢住吴三桂等人? 听了朱元璋的话后,崇祯为之愣了愣。 自己太祖爷还没有开玩笑吧? 这事儿怎么听起来,这么让人不敢相信呢! 太祖爷能有什么好办法,不花那样多的银子,就能拉拢住吴三桂? 在没有听朱元璋说,吴三桂在今后会做出什么事时,崇祯对于吴三桂会乖乖听自己的话,服从圣旨是非常有信心的。 可是他在得知了吴三桂今后的事情后,对此却是连一丁点的信心都没有了。 他可不相信,这吴三桂会这样的老实。 莫非……是太祖高皇帝准备向吴襄吴三辅等人,揭示他太祖高皇帝的真实身份? 从而用这个身份,来向吴三桂施压,让吴三桂服从吗? 这事儿……听起来实在是过于飘渺虚无。 就算是吴襄父子能够相信,可把消息传到吴三桂那里去,吴三桂真的还会相信这个事儿吗? 怎么想,都让人觉得有些不太可能。 崇祯觉得,在这个时候太祖高皇帝的名头,还真不一定有自己这个皇帝名头好用。 毕竟自己是实打实的皇帝。 太祖高皇帝虽然显灵了,但很多人肯定会选择不信。 别的不说,就现在的北平城内,还有许多人不会相信,真的是太祖高皇帝显灵了。 朱元璋看了一眼崇祯,张口就准备把他准备做的事儿,告知崇祯。 结果就在此时,有太监带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郎,匆匆的走了过来。 这少年郎身穿衮龙袍,长得倒是不错,人也显得精神。 但看得出来,这个时候显得有些忐忑不安。 来者正是东宫太子朱慈烺。 “孩儿拜见父皇,问圣躬安。” 朱慈烺见到崇祯之后,马上向他爹崇祯行礼问安。 崇祯忙道:“慈烺,别着急对我行礼。 太祖爷显灵了,快来见过太祖高皇帝。” 说着,就把朱慈烺引到了朱元璋的身边。 “慈烺,这便是太祖高皇帝。” 听到自己爹对自己所说的这话,朱慈烺整个人多少是有些懵的。 话说,他在宫中也听到了一些消息,说是太祖高皇帝显灵了。 自己的爹也疯了,带着兵马,搞风搞雨,抄了很多人的家,砍了许多人的头。 也弄了很多的银子。 他只以为,这是自己父皇找的一个借口,在此等危急情况下,借助太祖高皇帝之名,来做这等平日里他不好做的事儿。 怎么现在自己过来了,自己父皇反而还认真上了? 还真让自己给他所找的,这个扮演太祖高皇帝之人行礼问安? 如此想着,朱慈烺马上就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这必然父皇想着,要演戏演全套。 此时有外人在,绝对不能穿帮。 想要骗过别人,接下来还好借助太祖高皇帝的名头来做事。 那么就必须连自己也给骗了。 坚定的认为父皇所找到的,扮演太祖高皇帝的人,就是太祖高皇帝。 只有这样,接下来很多事情,做起来才方便。 朱慈烺想明白了这些后,对自己父皇,也是忍不住升起了满满的敬佩之情。 在此之前,他一直都觉得自己的爹有些过于爱面子。 现在看来,自己爹做事情还是蛮可以的嘛! 在这等危机时刻里,居然想出了这么一招。 这是一招既又可以占据大义名分,不让他自己来背黑锅,还能照顾他面子的招式。 毕竟这些看起来,很出格的事情,并不是自己父皇做的。 乃是奉太祖高皇帝之命所做。 这些官员们谁想理论,也理论不到他头上去。 只能去找太祖高皇帝。 今后论起罪责等种种事情时,也同样归结不到自己父皇头上。 可以让那死去了,两百多年的太祖高皇帝,进行背黑锅…… 想明白了这里面的关节之后,朱慈烺都忍不住在心里面,对自己的爹升起了nongnong的敬佩之情。 原来自己父皇,还是有急智的。 这等招式,都能让他想的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