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七章 政绩升官由基层(第四更) (第1/2页)
大明守村人正文卷第三百五十七章政绩升官由基层“铃儿,照你们的方法,一年应该收四茬大豆才对。” 朱元璋看到这边大豆地里已经出苗了,另一边的两万亩收完麦子,大豆刚刚种下去。 那个大豆用来收获成熟种子,跟眼前的不一样。 只是下丘村的小麦收完立即翻耕,不种在麦茬上面,牲口多。 同时各种肥料也立即跟上,大豆提前处理好的,种下去出芽速度快。 等到深秋的时候,大豆成熟,朝廷会换走,送到别处当种子。 小丫头摇头:“不行呢!虽说种大豆养地,但连续种,大豆需要的东西就少了,得额外加肥养一下。 大豆重茬后产量减少,地如果不管,越种越差,最后估计都拿不回来种子的数量。 今年再收一次大豆青贮就不种了,咱村子已经使尽全力。 然后接着种甜高粱,甜高粱含糖多,适合当青贮,未来两年内,都会种甜高粱。 甜高粱一年能够割四茬青贮,高粱茬不好打,咱村子不怕。 陛下你不是给了很多地嘛!正好开出来种大豆青贮,过个两年多,再回这块地种大豆。” 朱元璋:“……” 这就把自己刚给的地方安排上了,不过养牲口确实不容易。 马不能吃青贮,就得留出来干饲料,同时喂粮食做的精料,加上盐和矿物。 关键下丘村的大牲口还是用来育种的,一天吃的东西,赶上几户寻常人家的伙食了。 再转一转,朱元璋回自己的房子,与太子一起处理题本。 这边的作物已经收完,新的也种了下去,得过上段时间再种黄麻,村子的人留下十个照看便好。 到时候大家一起走,依旧走运河,不去那边的长江,长江水流大,容易出危险。 …… 另一边,秦王朱樉在与两个人说话,负责下丘村百货商店的李信和李言。 他俩终于确定自己在给陛下干活,陛下大热天的出巡,跑到下丘村看收麦子、种稻子。 下丘村圣恩如斯,太可怕了,自己得好好干,干好了还考个屁的科举,直接当官。 “最近你们在村子里熟悉得如何?” 朱樉比较看重两个人,在下丘村别看不用管商店,需要学的东西却更多。 “回殿下问,很累,他们村的人会的东西太多了,我们知道的,一旦学会,我们到下面当官,就能带百姓做事。” 李信先开口,表示清楚在村子学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养殖和种植。 看上去很简单,学起来才晓得难度。 一旦学好,将来到地方上当官,比如当个知县,可以亲自下乡去看情况,指导百姓。 地方不同,作物什么的有变化,还能写信给自己的组织,就是百货商店的上面,丹青图书馆。 图书馆再安排教学,或者发下来内部刊物。 “殿下放心,我等定然不负殿下之托,努力学,为大明百姓点燃一盏明灯,照亮前路。” 李言跟着说,他发现跟上队伍,就是官员的一条终南捷径。 “咱可没托付伱们什么,咱是秦王,终究要到封地去,是父皇需要好用的人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