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七章 自知之明 (第1/3页)
代掌教的茶室在道藏大殿的更深处。 按照他的话说,非贵客或者挚友,是绝对进不来了的。当然究竟怎样的客人算贵,什么样的朋友算挚,也只有他说了才算数。 茶室的角度正好可以看到园中那颗古银杏的侧面。 午后温暖的阳光映照在银杏树尚未完全落光的叶子上,再跟着从茶室的窗子里发射进来,透出一种古朴温馨的意味。 一条不长的横案上整整齐齐的摆着一套精致的茶具。 代掌教扶着正中央的茶宠,说道: “这个茶宠陪着我很多年了。” 赵让看到这个茶宠的确是别具一格。 基座是完整的一只脚,脚背上趴着一只鸣蝉,是为“知足长乐”。 “看来代掌教也是个念旧的人。” 一个物件用了许多年还在,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是不仅在,还很喜欢,则更不容易。 但对于赵让的这般夸奖,代掌教却并没有很是开心,只轻轻笑了笑,便就此略过,没了下文。 赵让不懂喝茶。 他喝茶与喝酒差不多,都是端起杯子,仰脖喝下,犹如鲸吞牛饮。 与代掌教那般文雅,却是不能比…… 不过代掌教也比并未纠正赵让什么。 各人有各人的习惯,喝茶终究是着落在一个“喝”字,至于怎么喝,谁又能说自己一定是对的,而旁人是错的? 两杯茶下肚,赵让看到刚才和自己“开玩笑”的那个蓝衣小孩,又出现在了院子里,正用自己的剑刺着纷纷落下的银杏叶。 恰逢一阵风起,漫天满地都是金黄,更让他玩的不亦乐乎。 赵让看了会儿,就收回了目光。 却看到面前的茶杯已空,代掌教却忘了给他添满。 看去时才发现代掌教的目光也牢牢的定在外面的那位蓝衣小孩身上。 跟赵让看他是羡慕小孩子的天真活泼不同,代掌教的眼神中则夹杂着些许疼爱和愧疚。 还未多想,就见代掌教也收回目光,重新端起公道杯,把赵让面前的茶杯添满了茶水。 三道过去,茶汤已经开始转淡。 若要继续喝,该是需要更换新的茶叶。 赵让不会无休止的喝下去,更不用说他对喝茶这件事本就觉得可有可无。 “赵公子准备何时下山?” 代掌教冷不丁问道。 赵让一时间没懂他这话是什么意思,所以并未作答。 代掌教也并未继续追问,而是往已经变淡的茶叶里又冲了一道热水。 这次他专门把冲泡杯放在了二人的正中间,连茶宠都往旁边让了让。 琉璃制成的冲泡杯,在热水注入的瞬间,里面的茶叶翻滚不停,许久后仍旧起起伏伏,不曾停下。 “人生如茶啊!” 赵让说了句老生常谈的话。 任凭谁看到这一幕,想必都会这么说,哪怕他对这句话根本没有一点赞同和理解,也会这么说的。 但代掌教却摇了摇头,显然是对赵让刚才这句话并不认可。 一个酷爱喝茶的人,却不认同人生如茶这四个字,赵让倒还是第一次见。 可仔细想想,他喝的茶太少,见过的喝茶之人也太少。喝酒,越喝越糊涂。喝茶,越喝越清醒。 清醒的人中指不定就会有许多人诞出奇奇怪怪的念头和逻辑,像代掌教这般不觉得人生如茶,反倒是其中最正常不过的了。 “代掌教不同意这句话?” 赵让问道。 代掌教摇了摇头说道: “我管这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赵让皱眉问道: “这是什么意思?” 代掌教解释道: “明明已经压榨出了茶叶中的所有味道,茶叶已经变得淡了,没有价值了,我却还往里加水,有什么意义?只能弄的茶叶在杯中凌乱,就像刚才风起时的银杏叶一样。现在一杯茶又倒满了,喝觉得味淡,不喝却又浪费,岂不是自找麻烦?所以这并不是什么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而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代掌教说完,将冲泡杯对着茶桌下的水桶一扣,连带着茶汤和茶叶全都倒了进去。 这已经是送客的表现了,但赵让却坐着纹丝不动,说道: “代掌教这是在说在下不要自找麻烦?” 代掌教面带微笑,没有言语。但结合他先前问出的那句“何时下山”,不难看出他就是这般意思。 顺着他的手,赵让看到带代掌教用的茶杯,杯口处竟然有一道裂痕。 对于一个爱喝茶的人来说,茶具和茶一样重要。 如此温馨的茶室里,他自用的茶杯竟然会是一只残次品,赵让是没有想到的。 代掌教也看到了赵让的目光注意到了自己的茶杯,但他没有任何解释,就这么大大方方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