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九二章 酸儒妄言 (第1/2页)
在江夏故意放水的情况下,汪直最终被刘良女给带走了。()至于他能不能活下来,这一点江夏已经不愿意猜测,毕竟他能不能活下来都已经没有关系。 就算他活下来了,他除了夹起尾巴做人以外,其余什么也做不了。 东山再起?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不用再押解汪直,江夏他们一众人也都完全放松下来。 一路上众人走走停停,难得以一副游山玩水的心情不急不缓地赶路。 从徽州出发,一路途经应天、青州,最后再入京师。 没有人追杀,也没有什么事催赶着。 无论是江夏也好,还是跟着江夏的众人也罢。大家都难得能够以如此轻松的一个心态,去经历这么一段旅程。 特别是雪如沁和苏媚娘,这一次出来只有她们两个因为会武功,所以得以跟着江夏。如今再游山玩水的回京,她们二人就好像是得到了额外奖励的孩子一般,途经一地便兴奋的不得了,非得把当地最出名的几个景观都逛一遍,然后才离开。 江夏乐得陪她们一起玩乐,也算是平日里,对她们冷落的补偿。 在回京的路上,江夏特意观察了一下。 大明钱庄基本已经在各府各县进行布点,虽然还没有正式投入运营,但基础的准备已经差不多了。 如今万事俱备,就只欠东风。 而这一把东风,就是江夏他自己。一旦他回京宣布开始投入运营,大明钱庄就可以在大明各地开始营业。 望京县。 此地离京师不远,属于京师辖管区域内的一个小县。 江夏他们一行人到这里的时候,时间还早。估算着,下午就应该能进入京师了。 一路骑马过来,八人也有些累了,所以就找了一家客栈吃东西。 客栈的名字倒也还比较有创意,叫做“诗酒无缺”。 江夏他们一走进去,首先看见的便是一个十分宽敞的大厅。大厅里面很是热闹,基本已经客满。 而最吸引人眼球的,恐怕就是正前方的一块白色墙壁。 墙壁上写着各种各样的诗句,其中不乏有“洞庭素练舞湘沅,九曲缠绵隐暮烟”,这样的好句子。 如此有趣的客栈,江夏倒是一下喜欢上了。 如果说是平时,江夏肯定会选择到二楼的雅间去坐。但是如此有意思的客栈,他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大厅。 由于大部分好的位置都已经满了。唯独剩下的就是离着“诗墙”的地方,尚有两张桌子。 江夏他们也没挑剔,就选了那两张桌子坐下。 之所以说“诗墙”的旁边并不算是好位置,其实是因为诗墙聚站的人太多,环境有一些嘈杂,在这里用餐毕竟还是有点儿受人打扰的感觉。 不过江夏却觉得无所谓,反正正好有机会欣赏一下“诗墙”上的诗词。 刚刚坐下,点了酒菜。 趁着酒菜还未上桌,江夏起身走到“诗墙”旁边看了看。整面墙壁虽然写了不少诗句,但水平基本上都还算可以,很少见到有那种水准低下的诗词出现。 听身旁的人讨论,江夏才知道,原来这墙上的诗并非是永久保存,而是回根据所有人的意见,选择糊掉一些水准不高的诗词。 而凡是能够在这面墙上留下诗词而不被糊掉的人,进入这家客栈用饭都可以减免掉一半的饭钱。 江夏一听倒是觉得有趣,如此一来客栈有了内涵,并且也有了固定的客户。这倒是不错的一种营销手段。 会站在诗墙旁边欣赏的人,大多数也都是懂点儿诗词歌赋的人。但凡是懂点儿诗词的,谁人不想把自己的诗词留在一个显眼的地方,供人欣赏品评?所以此时此刻,诗墙旁边的不少人嘴里都喃喃念着诗句,想要做首诗来写上去。 只不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想要做出一首好的诗词,又岂是那么容易。若是做的不好,写上去也是丢人现眼吗。 江夏看了几眼以后,准备坐回去。 而就在此刻,一名穿着青色布衣的男子说道:“劳烦店家笔墨一用,在下倒是有一首诗想要题上去。” 很快,店小二便捧着笔墨走了过来,对着这名男子说道:“公子请。” 男子手持毛笔,蘸饱墨汁。想了想后便走到诗墙下面,找了一块空地写下自己的诗句。 开头一句是:“江畔草萋萋,夏条绿已密。” 这是一句写景,简单直白的把春天的景色写了出来。不能说是好,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但是看到这一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