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剑指三韩 (第2/3页)
越来越多的部落被灭,马韩王终于感觉到了不对,开始集合军队,准备剿灭黄巾骑兵。 “先前的偷袭太过无趣了,本将还没使力,敌人就倒下了,正好,这次真刀真枪地与他们大战一场。”管亥兴奋地说道。 杨敛也点了点头,先前的突袭真如管亥所说,没有一丝挑战性,虽然骑兵之间的配合愈发纯熟,默契度也越来越高,但并没有达到杨敛想像中的练兵情形。 正好,马韩举国之力迎战黄巾骑兵,让黄巾骑兵进行一场真正的大战,磨砺他们的战术和意志。 此次战斗,管亥并没有如先前一般采取突袭战术,而是摆明车马与马韩王的军队决一死战。 由于黄巾军是骑兵,马韩王也只能集结骑兵与黄巾骑兵战斗,马韩王还没有蠢到有步兵打骑兵,除非是王城攻守战。 双方骑兵刚一碰面,马韩王军便遭到黄巾骑兵降维式的打击。别小看了战马三件套,有了马镫,不但能让骑兵稳稳地坐在马背上,还能让骑兵用双腿控制马前行的方向,更能解放出双手; 有了马鞍,可以让骑兵稳如泰山地坐在马背上;有了马蹄铁可以让战马肆无忌惮地奔跑而不用顾惜马蹄磨损,还能大大增长战马的作战时间。 装备了战马三件套的黄巾骑兵首先是对着马韩王军发动冲锋,然后再到达弓箭射程之内后,直接偏向,划出一个大大的弧形,然后射出一大波箭雨。 一时间,迎头冲锋的马韩王军撞向了这波箭雨,顿时死伤惨重;随后,黄巾骑军使用放风筝的战术,一点一点地残食着马韩王军。 待马韩王军发觉不对,准备撤退之时已经晚了。管亥率领着黄巾骑军如同恶狼一般追了上来,仍然是使用弓箭射击。 杨敛已经在东来北海二郡引进了流水线式的工业流程,还让工匠制造了冲压设备,打造出来的弓和箭比汉军都要强,射的都要远,更别说工业水平完全落后于汉室的马韩部族。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管亥将这十六字方针发挥到了极至,死死地咬住马韩王军。 马韩王军即使兵力数倍于黄巾骑兵,也对黄巾骑兵无可奈何。 无他,科技上的巨大差距,和战术上的差距,使得马韩骑兵处于只能挨打,无法反击的局面。 马韩王军要追,黄巾军就撤,撤也不是扭头就跑,而且还是边撤边射,让追击的马韩王军死伤惨重。战马三件套的出现,使得这一战术完全可以实现。 马韩王军如果不追,黄巾骑兵就利用超远射程的弓箭远射;马韩王军如果往回逃,黄巾骑兵便从背后死死地咬住。 这种只能挨打没办法还手的情形,任何一位名将碰到都会气得火冒三丈,偏偏黄巾骑兵就是不跟你正面对冲,只是用弓箭远射。 马韩王军的统帅无奈,只得壮士断腕,强行分出部分骑兵以阻挡黄巾骑兵,以确保大部队能够活着回到王城。 管亥也直接分兵,分出两千骑兵远远地吊着马韩王军的大部队,时不时地向前咬上一口,用各种方法拖延马韩王军大部队的回程速度。 管亥则带着剩余的三千骑兵用最快的速度剿灭之支断后的骑兵。管亥直接发动剩余的三千骑兵全面出击。仍然是箭雨开路,待冲到近前,黄巾骑兵收起长弓,举起长枪便发动了刺击。 一时间,马韩王军的骑兵纷纷落地,不是被长枪杀死就是落地后被战马踩死。由于黄巾军装备了马蹬和马鞍,几乎没有骑兵在这一波撞击中落地。 随后,双方便开始厮杀起来,与其说是厮杀,不如说是黄巾军对马韩王军的屠杀,黄巾军的骑兵完全可以站在马蹬上居高临下地对着马韩王军的骑兵用长枪刺击。 长枪的枪头都是高炉练出的精钢打造,更是添加了血槽,一枪下去,不是一个就是一串,而且黄巾骑兵身上的护甲也是精钢打造,既轻盈防护力又强。 马韩王军骑兵的武器砍到黄巾骑兵的盔甲上也只是发个声响罢了。 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双方刚一接触之后,使得马韩王军骑兵的心理直接崩溃了,马韩王军的骑兵直接扭头就逃,在逃跑过程中武器等扔了一地,尽可能地减轻马匹的负担,以便逃得更快。 兵败如山倒。 管亥留下三百骑兵打扫战场,又拨出七百骑兵追击残敌后,便带着剩余的两千骑兵与先前的两千骑兵汇合,再一次死死地咬住马韩王军的大部队。 只要有机会,管亥便会带队扑上去咬一口。这就形成了僵持的局面,双方比拼的就是意志。 最终,马韩王军的马兵经受不住这种只能挨打、无法还手的局面,直接崩溃了,开始逃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