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圆梦师开始_第十八章 势如破竹 曹cao之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势如破竹 曹cao之谋 (第1/2页)

    公孙续和石家庄赵子龙不仅仅只是带着刘虞的头颅前来,还带了两万战马和十万驽马前来,这是刘备极力劝说公孙瓒的成果。

    刘备深知黄巾军作战力极强,但也不是没有短板,那就是严重依赖后勤。刘备遂使用三寸不烂之舌从公孙瓒那里弄来十万驽马,这些驽马当作战马用来作战不行,但是用在后勤上来拉物资还是可以的。

    刘备这一波cao作也算是掏空了公孙瓒大半家底,公孙瓒原本不舍,但一看到公孙续便直接同意了,表示公孙续以后就待在黄巾军中了,而公孙瓒自己则是带领兵马往北打,准备在草原开藩建国。

    杨敛明白公孙瓒的想法和做法,这是明显的两头下注,这种做法很正常,世家门阀都在这么做,就像三国时期的诸葛武侯,他的大哥诸葛瑾在东吴担任大将军,他本人在蜀汉担任丞相,他的三弟诸葛诞在曹魏担任征东将军。

    十万驽马的到来大大减轻了杨敛大军的后勤压力,不得不说这事刘备干的漂亮,杨敛当即为刘备请功,让其连升三级。

    公孙瓒如此懂事,杨敛为了让公孙瓒北上开拓顺利一些,便将军中淘汰的杠杆式步枪和左轮手枪以及大批弹药送给了公孙瓒,让公孙瓒带着他的手下去当北部牛仔。

    就在杨敛厉兵秣马准备先行攻打冀州袁绍之时,徐州的糜竺直接举家来投。糜竺做为最早与杨敛接触的人自然知道杨敛的实力,可以说,杨敛实力的每一次提升糜竺都了若指掌。

    正因为如此,糜竺才深知杨敛大军的实力,明白汉军根本不是杨敛的对手,索性便孤注一掷,也没有玩多方下注的把戏,直接降了。

    杨敛想了想便接纳了糜竺,糜家跟其他士族门阀还不太一样,他们是商贾,走的有点类似吕不韦那条路,是受士族门阀不待见的存在。再一个,杨敛虽然有张世平、苏双这两商业人才,但他俩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黄巾治下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和对外极强的扩张力,这一点农耕体系根本做不到,唯有成熟的商业体系才能做到。

    这也是杨敛自从来到青州就开荒、大力发展商业两不误的原因,这也是杨敛接纳糜竺的原因。

    公孙瓒遣质子来投和糜竺举家来投让大良贤师张角等人也备感欣慰,他们认为这是天命在我的表现,也十分兴奋地接纳了公孙瓒和糜家。

    公孙瓒为杨敛带来了战马和驽马,大大减轻了大军的后勤压力;糜竺则为杨敛带来了精确到村一级的大汉疆域图。

    这是竺家底蕴强大的表现,糜家商贾巨家的称号不是空口白牙得来的,而是糜家之人一步一步走出来了,糜家生意便布整个大汉,自然对大汉的地形了若指掌。

    有了这张疆域图,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万事俱备,东风已至!有了糜家这张图,杨敛大军可谓是如虎添翼,只要按图索骥就行了。

    杨敛当即起兵,攻打冀州袁绍。

    此时的冀州州牧已然由韩馥变成开了袁绍,这其中,袁家出力不少。不过,这与杨敛无关,杨敛要做的就是平a过去,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然后复制青州那一套模式。

    有了迫击炮和八十毫米榴弹炮,冀州城池形同虚设,即使有坚城,只要炮火轰上两轮,步枪射击压制城墙上的弓箭手和守兵,然后派兵带着火药来到城墙下,挖个大洞,完全可以用火药炸开城墙。

    杨敛大军一路行来可谓是势如破竹,大汉守军望风而降。

    只不过,这一次,杨敛对所谓的士族门阀、地方豪强、寒门富户之类的没有优待,抓到他们之后,先是进行全民公审。

    如果有罪,该判就判;如若没罪,统统没收家产,将他们打散,发配到各地,开荒或者进入工厂进行劳作,待劳作到一定程度和阶段,再给予他们普通人的待遇。

    原本以为可以得到优待的士族门阀、地方豪强之流,一见投降会遭受到如此待遇,哪能受得了。在他们看来,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怎么可能与地里刨食的泥腿子们一样,让他们过那样的生活还不如杀了他们。

    冀州的士族门阀、地方豪强之流统统熄灭了投降了心思,改为拼尽全力对抗杨敛的黄巾大军。

    但是,实力相差太大,面对杨敛这种类似降维打击式的攻击,士族门阀、地方豪强之流的任何手段都近乎无效,而且杨敛大军极其稳健,根本不会贪功冒近,只会机械地按照步兵cao典来做。

    这种方式看似古板呆滞,实则精妙异常。对某些小型战斗来说,可能会束缚某些天才将领的天姿,但放眼全局,这却是最稳健的做法。

    这片大地上的人最会投机取巧,还美其名曰随机应变、变通之类,为了投机取巧就会破坏规矩,从短时间来看,破坏所谓的规矩能带来极大的好处;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绝大的危害。

    破坏规矩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破坏一次就会破坏两次,破坏两次就会破坏无数次,千里之堤、溃于蚁xue就是这个道理。

    杨敛宁可慢点,宁可在别人看来极其呆板、呆滞也要求稳。为的就是尽可能地杜绝破坏规矩,杨敛也知道,这种事情杜绝的了一时,杜绝不了一世,这是因为这片大地上的文化属性导致,但能杜绝的长一点就长一点。

    后面的事情交给后面的人,杨敛要做的就是做好当下。

    冀州的士族门阀、地方豪强之流见自己根本不是杨敛大军的对手,立即望风而逃,齐齐聚集在邺城,让天下士族之首的袁绍出兵与杨敛大军决战。

    当杨敛大军从巨鹿城中走出之时,袁绍便在收集战报,战报的内容让袁绍脸色煞白,手脚冰凉。

    自己连枪是啥玩意还没搞明白呢,对方就造出了火炮。一炮下去糜烂数里,而且这火炮的射击距离极远,往往人还没有看到,炮弹就落到头顶上了。

    袁绍何曾见过这样的作战方式,直接傻了。袁绍自知,自己根本不是杨敛的对手,哪怕自己拥兵百万、千万,也不是杨敛的对手,这种战斗没法打。

    人家根本不跟你玩近战,根本不给你冲到近前的机会。以前做战,还能面对面地看到人,现在倒好,连人都不用看到了,只要摆正位置,调整好距离,一炮轰下来,不死也残。关键是这对敌军的士气和心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