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宋钱乙的想法 (第3/3页)
了两省。
近一段时间,郭江山未曾与申龙见过面,毒疾一事已经将他搞得焦头烂额,他也没来得及去寻申龙汇报近况。 一早,郭江山就得知了医师联会提走毒疾卷宗一事,觉得有些不妥,想去邢部看看,可又听到了宋钱乙被召见的消息,于是匆匆忙忙入了宫。 绿疾一事他也一头雾水,但能隐约间猜测到,这或许是申龙的手段。 自从四年前王翰之子被杀后,申龙变得沉默寡言,也很少会给他下达任务,对汤黎的壮大更是不闻不问。 但这意味着他在酝酿着更大的阴谋! 只是,如此绿疾真的是申龙所为,这会让他感到不耻,百姓民不聊生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场景。 矛盾确是,若申龙再败下阵来,自己也会受到牵连,到时候申龙大不了逃之夭夭,可自己却只有等死的份。 若是医师联会的人发现了什么重要线索,他也必须要第一时间知晓! 可是,他还是迟了一步,小小医师宋钱乙已经入了御书房! 他硬着头皮也要求觐见,立即跟了进去。 …… 御书房内,共有九人,除了六部各部尚书或是行令,还有两省,宰相郭江山与门下省张初舟。 “草民宋钱乙,参见圣上!” 宋钱乙虽竭力压住内心,但如旧不断冒汗,眼前几人,哪怕一言不发,也让他战栗。 郭江山沉默着,脸色不太好,像是个哑巴。 “宋钱乙,你为医师联会会长,朕早就下令,你见朕可以不跪! “你这又是为何?快快起来!” 宋钱乙连忙起身道:“谢圣上!” 汤黎没有像平日那般懒散,毕竟在子民面前维护他的形象十分重要,他沉声道: “嗯,你说你发现重要线索,说说吧!” “是的!” 宋钱乙从怀中取出策子,接着道: “容草民先说一些数据,线索也是草民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出来的。” 其他人都沉默着,宋钱乙继续道: “距发现第一名绿疾患者,已过去三十五日,至于具体人数草民便不多说,因为已经无法估算。 “在数日前更是得知,不仅仅是圣州地域内,就连天圣其它州也出现了绿疾,而且数量十分可观。 “绿疾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毒疾,医师联会对其进行过无数次成分分析,都没有将之一一罗列,因为它的毒素一直在不断变化着!” 这话一出,在场权臣,甚至是汤黎都被震惊住。 “经草民以及医师联会这段时间观察,绿疾传染性不强,但患者却如此之多,这就像是毒性本就在患者体内!” 权臣们暗自思索,这些其实他们也听医师朋友提起过。 “有如此情况,原因可能是患者长期以来一直与毒素接触,从而毒素入体,在其中根生! “这也说明,这毒不是最近才有的,至少是在半年以前,甚至更久!” “投毒一说,让我们很快联想到毒是来自水源,可除去水源会定期检查不说,但是水是人们日常必须要用的,因为一些事实证明,我们却可以将水源被投毒的说法排除了。 “患者人数虽多,但总得能看出,大多是修为较低或无修为之人。 “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家境贫穷的人得病的概率就越低,患者大部分集中在了普通到中等家庭之中。 “回到水源投毒一说,水是普通人生活必须品,穷人中,无修为或者低修为更多,反而患者更少,所以这个说法已经可以被推翻。” 这推断不由让众臣吃惊,这确实是从未想到过的观点,没有出声打断宋钱乙。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综合以上数据和说法,草民斗胆猜测,毒的来源是某种食品! “一种贫苦人家吃不起,尊贵也不常吃的食品!” 所有人都动容了,单凭简单消息就推断出毒的来源,而且又十分合理,这让众权臣不得不重视起来。 汤黎为了维持形象,不然怕会拍案叫好,他稳中心神缓缓道: “郭大人,你认为如何。” 郭江山将震惊压于心中,绿疾来的突然,文武百官都显得手忙脚乱,没想到在这短短时间内,这名小小医师竟做出如此合理的推断。 “宋医师的推断十分合理,我会命刑部好好追查此事!” 郭江山如往常一般,在汤黎面前甚至不称自己为臣。 汤黎习以为常,却道: “不劳烦郭大人——褚大人,孙大人,这件事就交你们了。 “顺着这条路查下去,说不定还能揪出这背后投毒之人也说不定。” 褚居是刑部行令,另外一人正是户部行令,孙敭。 行令在六部有着较为特殊的地位,原因是他们通常与汤黎交接任务,而不经身兼书中、尚书两职的郭江山。 郭江山脸色不太好看,但并没有继续说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